宝宝的故事
班上的宝宝同学的确让人操心,喜欢随意拿别人的东西,碰到不开心的人就乱骂一通,与同学闹矛盾就咬住人家不放手。暗地里还会说父母、老师的坏话,她家人甚至带她到精神病院去检查,然而一切正常。
今天下午她又没来校读书。一见教室的位置空了,马上联系宝宝的家长。学生说,宝宝跟大家说了,她妈妈手机换了,不想联系老师。小孩子的话,不可全信。我把号码一拨,那边一直是关机的状态,发信息过去,手机一直没回。好不容易挨到第一节课,找到了宝宝一位远房亲戚,那位长者是学校的生活管理员。她也没存其他号码,她又带我找她的表姐,也是食堂一位阿姨,这位长者手机也不经常带在身边。但是,已初步获取了一些信息,宝宝的爸爸妈妈在镇上开了一家榨油店,白天在地下室忙活儿,估计是没空开手机。
食堂阿姨建议宝宝的亲戚亲自跑一趟,告诉她们家人孩子没有在校。一开始,我们这位宝宝的亲戚不乐意去,她借故说,寝室的被子还没叠好,要叠被子。又说,马上就要下课,要帮学生去洗澡,根本没有时间兼顾这么多。我只好耐心的跟她解释,第一:我下午还有一节课要完成;第二:老师九十九件事情做得很好,唯有一件事情没有做到位,家长一位会责怪;第三:学生没在学校上课,家长有知情权,万一在路上出了小事小伤,第一责任人就是班主任。这样一说,宝宝的亲戚开始转变态度了,她连忙整理好衣物,就亲自跑去跑一趟。看着她离开校门的背影,我松了一口气。
大概半小时后,宝宝的妈妈来电话了,她告诉我孩子在家里一切安好。她的旧号码废弃了,被孩子乱玩游戏,欠了一笔不菲的话费。而我则轻松的说:“谢谢你跟我解释这么多,孩子在家就好,保持畅通的联系方式,大家都比较放心。”
我的反思
身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位班主任,班上小孩大小毛病常有,很容易产生一些抱怨消极的情绪。人一旦处于这种状态,就特别容易陷入思维的困境中。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就不去找其他的原因,关注我能做什么,我可以求助哪些人帮助我做好什么。这样思维一下转入了一种新的状态,条理也越来越清晰。我不知道有多少女老师常会有情绪上困恼,好像一下子被牵引都难以走出来。这时候,我就会考虑到异性是如何处理这类事件,他们通常能到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率,或者以何种心理状态去面对这种事宜。慢慢地,个人的性别意识也开始淡化了,系统性思维逐步成型,开始成长。
回到正题,执行力究竟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全力以赴把一件事情办好,不管中间有多少困难,也不管个人与他人给你多少种借口,你都要一一去分析,去现象中找到有利于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今天宝宝同学的事件,作为班主任不管几点,通过什么方式,你必须让家长知道孩子不在校的事实。这个事实必须传达出去,不管是口口相传,还是电话联系,还是QQ、微信。除此以外,你还要得到对方的反馈,传递自己的想法,让双方达成一个合理的默认的协议。这才是彻底的执行力,才是一个不愧为“老师”称呼的教育者。
个人微信公众号:言西小熊 欢迎一起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