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生活区分开设置,随时可以开始不必那么完美
2.大运动,精细动作,情绪,认知,社交
3.不需要无微不至
4.观察
5.敏锐坚定理性自信的教养风格
6. 自信地打招呼,你好再见谢谢
7.如何培养一个独立、自信的孩子?让自己成为一个独立、自信的人要远远胜过谨小慎微的周全照顾。
8.法国妈妈让我明白:真正的蒙氏妈妈并不是完美妈妈,而是要足够洒脱、有智慧,懂得抓大放小,在对的时间不阻碍、不放纵、不摇摆。”
9.比如在孩子三岁以前坚持让他们刷牙、洗手,坚持给他们示范收纳玩具等,这对他们日后的行为习惯养成绝对是事半功倍的,而坏习惯一旦建立便很难改变。
10.很多家庭的环境设置杂乱无章,给孩子准备的玩具和活动缺少教育意义,孩子很难真正专注于一件玩具或活动持续地探索,于是便表现得粘人、烦躁、不满足。
11.0-3岁经历语言、社交、秩序、运动、感官敏感期。在这一阶段,婴幼儿一直处于语言敏感期当中,只要身在这个语言环境中,他们的神经连接就会一直变化,让他们听就好,即使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他们的大脑也在收录语言当中的所有细节。他们会毫不费力地完美习得环境中的所有语言,而成人要学习一门新语言,可要费九牛二虎之力。
12.孩子出生起,我就坚持每晚给她讲英语睡前故事。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怀疑,这个小不点儿到底能吸收多少,然而不到一岁,女儿就能听懂上百个英语单词以及我的简单英语指令了;
13.我建议爸爸们可以跟孩子进行以下这些游戏:
14.在家里做的游戏,除了经典的躲猫猫,我们还经常玩儿吹泡泡、挠痒痒、钻纸箱,还有拉毛毯,即让孩子坐在毛毯上拉着走,以及坐飞机,即让孩子坐在爸爸肩膀上升降,等等。
15.户外活动就更多了,比如跑步、攀爬、游泳、骑各种车、踢球、堆雪人,等等。
16.我们推荐那些讲述其他孩子的故事,因为孩子们往往都对其他小孩的生活很感兴趣。还推荐带孩子认识动物的故事书,因为孩子们在真实世界里看到的动物是不会说话的,但是绘本里的动物却和人一样行走和生活,实在是矛盾呀,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呢?喜欢思考的小脑袋一定早已打了很多的问号。另外,我们还推荐一些介绍动植物生活习性的图片百科书。
17.真正的支持,需要父母保持自信和冷静,给予孩子最必要的保护。但是不要通过没有任何效果的言语警告,给孩子输入很多负面信号:“你不能!”“你太小!”“你做不到!”有的父母即使没有说出来,表情或者动作也会很容易透露出这些信号。在没有人身安全的威胁下,我们可以放手给孩子体验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承担尝试的后果。
18.成人总是习惯伺候儿童,这不仅是在奴化他们,而且还很危险,因为这将抑制有益于儿童成长的自发性活动。
19.与孩子交流也要尽量使用“我、你、他”,这对孩子自我认可阶段的顺利过渡是很有帮助的。
20. 帮助语言发展:1.利用实物、模型和卡片 2.2.结合感官游戏拓展词汇
孩子一岁半以后,父母可以结合开发感官的游戏,利用身边的一切来帮孩子拓展词汇量。
· 视觉:分辨大小、长短,认识形状、颜色,比如用硬纸板剪出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来让孩子认识形状。
· 听觉:听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比如揉搓纸张的声音,用筷子敲打不同杯、碗的声音等。
· 触觉:触摸不同材质的布料,比如丝绸、天鹅绒等,或者将一些材质不同的物品放在孩子面前让他摸,当他摸到硬质的物品时就说“硬”,当他摸到软质的物品时就说“软”。之后当他再摸到硬质的实物比如积木时,就说“硬的积木”,摸到软质的物品比如枕头时,就说“软的枕头”。每次说“硬”的时候用比较强硬的声音
“软”的时候用比较温柔的声音。
· 味觉:在三杯水中分别放入盐、糖、醋,通过品尝让孩子学习“咸、甜、酸”,或者通过品尝不同口感的苹果,用生动的语言给孩子描述口感差异。
· 嗅觉:让孩子闻不同水果或者不同花草的味道。
需要注意的是,成人可以记忆七个要素,但是幼儿只能记住两到三个,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只能用简短的语句表达。因此我们提供的感官比较游戏,每次只能专注于一个兴趣点,比如在视觉游戏中,要么就是形状一样、颜色不同,要么就是颜色一样、形状不同,不能形状和颜色都不同,否则他们会产生分辨困难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