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全集》到了,太赞了吧!



  早晨,从睁开眼睛便开始期待,我下单的《鲁迅全集》就要到了。

  一直想要一套《鲁迅全集》,这可能是每个文学爱好者家里必不可少的一套书了,实在是因为周树人先生在国人心中的地位太过超然,作为现代文的开山祖师,如果没有仔细的揣摩、赏玩他文章的字里行间,就像一段旅程,始终不完整一样。

  前几天,正好看到某家书店,年终打折,力度很大,《鲁迅全集》20本一共300元,我觉得如果再错过,那就是罪过了。毫不犹豫的下了单,甚至心里开始幻想,下午一个人在家,午后的暖阳微醺,手中摩挲的纸质书页,沏一壶茶,盘香绵延。

  下午终于取到了书,迫不及待的拆包,店家很细心的包裹了两层,外面是牛皮纸,里面是纸壳,书没有破损,带塑封。我喜欢这套书,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把书从第一本到最后一本排列好,会拼成一个漫画标题,还有周树人先生的画像。我拆开了第一本书,开篇的前言是陈漱渝老先生写的《读经典,读鲁迅经典》,陈老是我国著名的鲁迅研究专家,原北京鲁迅博物馆副馆长。文中深入浅出的解析了周树人先生的写作背景及各种文体的特点。令人对那段特殊时期的中国文学,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记忆种最早的关于鲁迅的文章,应该是《少年闰土》了。少年闰土的形象的塑造,与少爷身份的主人公的对比,以及与中年闰土的反差。

  但要说记忆最深刻的却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是最好的文字,因为它关于童趣。没有反讽和象征,语言是亲切而可爱的。是我最喜欢的文章。

  高中应该学了三篇鲁迅的文章,《祝福》、《纪念刘和珍君》和《拿来主义》,这三篇文章对于那个时候的我们来说,实在未免太过于深奥了,对于鲁迅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对于那个时代的期待和失望,都是那时的我所无法理解的。

  后来,在网上有人吐槽,学生时代最怕的有三样,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不仅令人啼笑皆非,但也能感觉到,鲁迅的文章给高中时的我们留下了多大的心理阴影面积。

  如今,重读鲁迅,希望能有新的认识,这些年经常看的都是网络的快餐文学,认知非但没有提高,相反变得越来越焦虑。以后一定每天都抽时间看,争取在半年时间内能读完这20本书。也算给自己每天增加一项任务,就是跟着鲁迅学写作。


                                                                           

                                2022年1月23日 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