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01 前言
1989年1月,用中国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亚洲一号”卫星的合同正式签署。
用中国的火箭发射美国的卫星,代表我们的火箭成功走向了世界!卫星娇气,“亚星”更娇气,美方对一路的运输要求很高,我方也是倍加呵护,有人说她是我们从美国接来的一位“新媳妇”。
发射场地在西昌,美方包租的波音747相当高大,卫星和设备集装箱卸放到地面,必须要用一种大型的升降平台。
没有它,“亚星”就不能起运。
1990年,春节前夕,一个庞然大物要从北京首都机场运送到西昌机场。它长11.6米,宽4.1米,高3.9米,重24吨,矗立在阳光之下,远远望去,就似一座小楼阁。
它就是当时几乎惊动大半个中国的升降平台!
它从北京出发,火车是紧急协调的专列,并一路牵引着,经过整整一周的长途跋涉,才安全护送到成都。
它如何前往西昌?最佳方案:汽车运输。于是,一辆日本三菱大拖车从昆明开到了成都,来执行此次重要任务。
从成都到西昌机场,沿途要经过三个自治州、八个县,各级部门很快接到紧急通知,做好沿途护送准备工作。
02 一年中最隆重的一次赶场被取消
“后天莫赶场哟!屋头的人都晓得哈?!”
“后天莫赶场哟!屋头的人都晓得哈?!”
“后天莫赶场哟!屋头的人都晓得哈?!”
……
尽管已经开过村民大会,生产队长依然像昨天一样,又带着两个年轻人,敲着锣,挨家挨户进行通知和确认。
“都晓得了,队长放心嘛!”
“嗯,我们不买啥子东西,不得去不得去。”
“要得要得,不赶场!”
……
大家纷纷回应着队长。
满福老汉坐在屋外的石阶上,拿着烟锅,一边慢慢地卷烟丝一边说:“活了80多年,从来没听说过不准赶场的!这是开天地头一回儿,肯定阵仗大得很呦!”
生产队长一边往前走一边回答他:“您见过的大事不算少哟,以后又大又好的事会越来越多,就等着日子越过越好嘛!”
满福老汉呵呵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却像个孩童似的充满了期待的神采!
队长三人到了仓朴家的时候,只有他妻子映碧和两个孩子在家。孩子们满口答应着,说阿爸已经给他们讲过好多遍。
映碧却在一边嘟囔着:“说不赶场就不赶场,就指望年前最后一次赶场再去卖点儿钱……这一家老的小的啥子都没得,囊个过年嘛……”
队长知道仓朴今天又把家里囤的山货背到邻乡去赶场卖钱了。自从通知了年前最后一个赶场天取消,仓朴这几天都奔波着,两头不见天,在周边几个乡赶场卖货。说起是邻乡,在这大山里,都是相隔甚远,而且全靠脚力,背上东西后更显遥远。仓朴家有常年卧病的老人,映碧的身体也不好,农活儿重活儿全靠他一人。过年总得添些必须的东西,加之年后两个孩子念书还要交钱……
两个年轻人宽慰映碧:“嫂子莫担心咧,仓朴哥肯定会把货卖光早点回来的。”
“就是呀阿妈,阿爸都说了这是给大车让路,帮助卫星上天的事情,是我们西昌人的大事情。不赶场就不赶场嘛!不赶场的话,街上就没得人摆摊子,路就宽,车队才好通过。我们今年过年不买衣服不吃糖,也可以以后再买!”大孩子口齿伶俐,也开始安慰着映碧。
队长三人对孩子竖起了大拇指:“娃子乖,懂这么多道理,将来肯定有大出息呢!”
映碧看了看两个孩子,嘴上不再说什么,心里却还是心疼着丈夫。她满脑子都是仓朴被压弯了腰、汗流浃背、翻山越岭去赶场的样子,不知道他出发时带的干饼子吃了没有?中午是不是又舍不得买东西吃?晚上回来又要摸黑赶路……
仓朴是部队退役军人,回到家乡继续当农民,他经历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但家里的情况需要,仓朴做出了自己无悔的选择。虽然他的文化不高,但是在部队把一身正气修炼得愈加闪光。每次遇到集体的大事情,总是带头配合村干部们的工作。他给孩子们讲得最多的就是长大了要保家卫国,建设祖国,为家乡争光!
仓朴今天运气不错,里面被汗水打湿的衣服还没捂干,他背来的东西就卖光了。这才刚过午饭时刻,最重要的是价钱也还不错。
他可是背得挺多的啊!用了家里最大的背篓,装得满满的,都是些舍不得吃的腊肉、大米、白菜、山货,还有一捆柴棒子。
第一次赶场卖货如此顺利,仓朴挺满足,看时间还早,就背着空背篓,想在街上转悠一下。他觉得是因为自己心里开心,今天脸上一直带着笑,别人更愿意来买他的东西。
仓朴给孩子们一人买了一个拨浪鼓,给妻子买了根红纱巾,给老人买了白砂糖。
回家的路异常轻快,仓朴丝毫没觉得自己是空着肚子的,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他也说不出自己为何如此开心,还有点儿激动,身体里像打了鸡血似的。
“不就是帮助卫星上天的升降机车队要路过这里嘛……”仓朴心里暗想着。
此等重大的好事,就在西昌,老百姓能亲眼见证,哪怕参与一个小细节也会满足而又欢喜。
03 比年末赶场还热闹的相送场面
仓朴两口子起了个大早,他们把一小篮子准备过年煮给老人孩子吃的鸡蛋拿来煮了,装好,盖上布。
一家子很快吃过早饭,先安顿好卧病的老人。孩子们终于拿到崭新的拨浪鼓,兴奋地又蹦又跳,“咚咚咚咚”摇将起来。仓朴换了身干净衣裳,把自己的胡须刮得干干净净。他又把那条红纱巾拿出来给映碧系上,喜悦中的映碧竟然有了久违的娇羞之态。
出发,路上遇到了满福老汉。他今天穿上了过年的新衣服,似乎背也不驼了,他提着一个瓦罐,气定神闲地走着。那瓦罐可是满福老汉家传之物,盛的茶水能氤氲出一种特有的香气,还能长时间保持口感。看样子,他今天又泡了一罐平时舍不得喝的好茶。
仓朴想帮满福老汉提瓦罐,可是老汉倔强地要自己提上街。看到他这份精神头,仓朴想起村里的老人们讲述过:满福老汉当年护送长征途中的红军安全脱险的壮举……今天,他又去送进军太空的车队……似乎历史时刻在重叠!
一路上遇到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像过年似的,喜气洋洋,穿戴整洁,扶老携幼。孩子们越来越兴奋,你追我赶,蹦着跳着。其实大人们又何尝不是,只是嘴上不提,都在心上激动着。
到了街上,早已有了很多的人!
凛冽的寒风之中,今天却比任何一次过年前的赶场天都热闹!不同的是没有摊位,没有车辆,没有人背背篓,大家分成两边,沿着街道两边的房沿儿站着。很多的老乡都挎着个篮子,上面用布遮盖着。
“车队马上到啦!”有人把消息从街道入口往后边的人群传信,引起一阵阵低沉的骚动和翘首。
仓朴带着家人在街口的位置。他一手扶着骑在他肩上的小儿子,一手拉着大儿子;映碧挎着篮子站在旁边;满福老汉也在他们旁边站着。大家都望着车子来的方向。
再旁边是一位用厚布包捂着热馒头的老奶奶,她的白发在风中飘飞着,却没有用手去理理。一直用长了冻疮的手捂着布包——她担心馒头冷了,眼睛巴望着,显得有点儿着急。
拐角那边传来发动机的声音,乡派出所的警车出现了,不时按响警铃,在最前面开道。少数太靠前的老乡又后退了一些,腾出更宽的空间。
县里的警车开过来了,紧随其后的是一辆工具车,据说这车是专门给大拖车执行此次任务配套的,车上载有技术精湛的师傅、维修工具和一些开路工具。
街口那里是一段上坡,前面几辆车从坎坷不平的土公路开到街道的水泥路面,都经过了微微的颠簸和摇摆。
大拖车出现了,所有人都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宽如此长的拖车,车上那神秘的机器用一张巨大的毡布盖着,只看见特别宽大的轮廓,就像收音机和广播里说的铜头铁臂的巨人……孩子们拍着手,大人们也惊得张着嘴!
驾车的师傅坐在高高的驾驶室里,一张沉着冷静的脸上,满是疲倦,却依旧神情专注,坐得笔直。突然看到这么多的老乡来相送,他加倍打起精神来。仓朴觉得他无比威武!
大拖车刚要上缓坡,路旁一棵树上横斜的枝丫有点儿挡道。仓朴拉着孩子的手紧了紧,还没开始担心,那边工具车里的人就已经搭了梯子在钜树枝了,邻近的几位老乡立即跑过去帮忙扶着梯子,拖走树枝。
大拖车缓缓驶入街道,缓缓前进,驾车的师傅稍微松了口气。后面还有几辆工程车和警车跟着。
大拖车在街道上开得平稳,人群松了口气似的,大家随意说着什么,车队却是认认真真在缓缓前行!
很多老乡往车窗里面递东西,都是些热乎的鸡蛋、馒头、香肠、饼子……原本就是饭点儿了,车子里面的人却咽着口水一致拒绝。
越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队伍,越是受到拥戴。当车子里的人拒绝不过来的时候,很多老乡成功把自己的东西放进了车里!
日夜兼程、忍着饥寒的护送车队的人员,着实被这里的老乡感动。
那一年,虽然大家的日子并没有真正好过起来,在这西南偏远地区,甚至还很贫困,但当国家需要的时候,大家捧出的总是一颗热乎乎的心!
04 最迅速的集结
大拖车走过街道,又驶入了坎坷不平的道路,偶尔还会上下跳动、左右摇晃,简直像跳慢速的摇摆舞一样。
仓朴望着拖车的背影,他突然有点儿担心,再往前不就是……
“还有没有人有空去的?只要壮劳力!”仓朴听见有人喊。
果然,前方是鹰嘴崖,车队通行有困难,需要壮劳力去挖土抢修道路。
仓朴把小儿子从肩上拉下来交给映碧,挤前去报了名。他喜悦地转身时,看到有两个小青年模样的后生没有被允许前去鹰嘴崖,他们俩一脸失望的样子。
仓朴参加集合,妻儿随满福老汉先回家。
鹰嘴崖,位于街道前方大山的半山腰,是这条普通的山区公路最险要的一段。路的右边是坚硬陡峭的岩石;左边是悬崖和深渊;下方,也就是深渊的底部,是滚滚波涛的大渡河。站在鹰嘴崖的公路上,听到脚下传来的波涛声,就会生出一种双脚没踩在地上的紧张感!
鹰嘴崖路宽只有2.2米,如果大拖车直接开上去,右边贴着岩石,左边就只剩4厘米……可是车上的升降平台宽4.1米,这是不可能通过的!车队绝不允许冒着剐蹭岩石或者坠崖的风险,地方政府和群众也不答应,纷纷表示要坚决护送,平安通过鹰嘴崖!
车队指挥组讨论,迅速作出决定:炸山!
没有那么多炸药,找!能动用的人全部行动,十里八乡地,到处去找。
仓朴他们领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跟着几位干部去找炸药和搬运炸药。所有人火速行动,将能聚集的炸药全部聚拢,仅仅过去半天时间,就按标准要求送到了车队指挥组。
壮劳力们再次集结,给仓朴他们发了就近找来的锄头、铁铲、钢钎和铁镐等工具。大家顾不上吃饭,也没有人疑惑,不约而同地饿了就喝水。
大家排成队,向着鹰嘴崖快速赶路。
这边车里的人,一个个被颠得肩膀起起伏伏,就像非洲人的耸肩舞。大拖车的驾驶师傅已加大油门,拖车呜呜呜呜地吼着,小心翼翼地前行着,那样子活像一头老牛,拉不开腿,直喘粗气,慢吞吞地爬着。
前方就是鹰嘴崖,车队远远地停了下来。
05 提前炸响的“新年礼炮”
山涧的风又湿又冷,吹在脸上像刀子一样,一阵紧似一阵。仓朴在队伍里忙着赶路,生生冒出一身汗来。
他们步行到达的时候,指挥组已经作好了炸山部署,正在做最后的检查确认工作。
仓朴出神地看着位于鹰嘴崖半山腰的公路,狭窄弯曲,在这里几乎每年都要出交通安全事故,好多次都是掉下悬崖,车毁人亡……从今天开始,将会有一条崭新的更宽的道路,以后终于不会再发生那样悲惨的事情了……
“明天过年,今天我们大家在这里,算是提前放炮仗啰!”不知道谁这么说了一句。
这句很好,大家纷纷称赞着!
“轰——”
“轰——轰——”
随着几声炮响,山体颤动起来,鹰嘴崖的岩石碎裂,然后开始垮塌、滚落下来。一时间,各种石块碰撞的声音让人有了山崩地裂之感。
碎落的岩石停止滚落后,有人率先鼓掌,说这次过年的炮仗声音特别炸,让人听着就欢喜!
新年礼炮,提前炸响。
声音从山涧向上,在鹰嘴崖上空回荡着,回荡着。
人群里的掌声汇成一片。
仓朴他们带着工具,和车队人员一起,手扶肩扛,用最快的速度清理碎石,扫清障碍,还很仔细地消除松动岩石的坠落隐患……并不需要人来指挥,也没有任何人迟疑,大家都使出自己最大的力气,并用最快的动作来抢着干。这样热火朝天的集体劳动,仓朴都不记得什么时候有过。
大家抢着修整一段,大拖车就挪移一段。就这样一寸、一寸地向前移动着,最终胜利通过了鹰嘴崖。
狭窄的老公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段宽大平坦的新公路,骄傲地盘在鹰嘴崖山腰上。
热烈的掌声再次响起来。
车队指挥部表达了对地方干部和仓朴他们的感谢,正准备宣布继续赶路的时候,看到很多老乡急急地朝这边赶过来。
这些老乡就住在鹰嘴崖不远,听说帮助卫星发射的车队人员一路都在抢时间,一直没有停下来吃过一顿饱饭。这样肯定不行!再说眼下看着就是过年,西昌人不是这样的待客之道!他们马上把自家的香肠、腊肉和鸡鸭煮熟,赶着送了过来。
丰富的食物摆了很大一堆,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儿,甚至还有热气腾腾的葱花蛋炒饭……面对老乡们的热情,指挥部决定车队人员和前来帮忙的所有人一起,先就地吃了这顿“年饭”!
仓朴他们,终于感觉到了腰酸背痛、肚子空空。更值得高兴的是,可以和崇拜的大拖车师傅一起吃这顿特殊的“年饭”——公路百家饭。
大拖车师傅激动地直点头:“还是多亏你们过来帮忙,还有这一顿热乎又可口的饭菜,直接扫除了我一路上所有的疲惫,感觉现在就可以一口气开到西昌机场啦!哈哈哈——”
一位乡村干部看了看仓朴,他想让仓朴说。
“卫星在我们西昌发射,我们每个人都很高兴。我们这一带又穷又偏僻,以前只能看到毛驴车、老水牛和犁铧这些,现在到处也可以看到小轿车和电话。以后还是卫星之乡了!”仓朴说着心里的话,满是自豪的神情。
“就是,我们当中还有很多人说以后要带着娃子去看看发射场。”几位老乡也有点儿激动,他们接过话头抢着说。
一个念头在仓朴的心里跳了出来:他要学驾驶!家乡山美水美,又民风淳朴,以后来往的人会越来越多,这里的建设会越来越需要!
他想载着大伙儿去看卫星发射,让这些山里娃子们从小去见识最顶尖的科技!去见识最现代化的文明!去树立远大的理想!
“你辛苦开了这么多天,看着就过年了,还要接着在路上奔波。可惜今天不能陪你喝酒啊!”一位乡干部笑嘻嘻地说。
好几个人都来劝大拖车师傅多吃一些,给他夹的菜在大海碗里堆得跟小山似的。
“都在出力!有缘以后再来喝酒!”师傅回答着,又接着说道:“别只让我吃,来来,都多吃点。跟你们提前说声过年好啊!”
……似乎大家原本就熟识,见面有聊不完的话题和向往。仓朴看来,大家的谈笑声回荡在山间,也跟着他的计划一起要沸腾起来!
06 尾声
1990年1月27日,也就是大年初一下午5点,从北京到西昌,惊动了10个系统,22个部门和数千人的升降平台,比原计划提前一天安全到达,稳稳当当地停放在了西昌机场。
写在后面:本文来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涉及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为后期的文学创作。如有不够恰当的地方,欢迎各位友友指出和交流!
感谢大家阅读这篇文章,欢迎点赞留评。
2022年7月21日 于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