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读《皮囊》,有一种又被韩寒骗了的感觉,既没有韩寒犀利的笔锋,也未见到幽默式的暗讽,抑或是我钟情的内心收到触动的故事。自从韩寒推荐过张晓晗,我对韩寒推荐的热度骤减,今日继续读皮囊,思绪良多。
某篇伊始,突然想到,若我未受限制可以做一名医生,当个儿科医生会是我这个选择困难症患者的最终选择!我见不得孩子们内心隐藏太多苦痛,我想尽力治好他们,连同他们一起喜怒哀乐,尽全力打开他们的心结,让他们展开笑颜,同时收获身心健康,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期盼。孩子呢,是大多数家庭的希望,挽救一个孩子意味着挽救了母亲以及家庭,让一个家庭重燃希望,是件在大千世界看似渺小却又多么伟大的事情。
此篇过后,我竟不知不觉间动摇了这个想法。生老病死,医院常态。我也必定会经历回天乏术。对于某些重症儿童,我按照自己的私欲奋力打开他们沉寂已久的心扉,重燃他们的希望,让他们在一次一次的痛苦之中挣扎,在一次又一次的无效之中绝望,想必我会更加痛苦,我会更加怀疑自己,怀疑选择,怀疑人生的价值。
30几岁的我,是个某非著名医院的非著名医生,某一天,我路过了一个病房,与一个面无表情的小鬼对视了三秒,就注定了我未来花了三个月讨好他,那是我们第一次的对视。
他是个在重症病房只能透过那小小的窗口感受阳光,凝望天空云朵,通过窗口树木感受四季变换的孩子,第一次的对视过后,我经常踏足他的病房,即便是每天累的头昏脑胀也要去找他聊天,大多数的时候是他依旧凝视着那片天空,我一个人唱着独角戏,我默默的装作不痛不痒,给他念着故事书,念着透过这小片天空外的光怪陆离的世界上演的一幕幕,孩子依旧不为所动。我奋力找寻着他能摄入的食物之中他能感兴趣的一切,可是鲜艳娇嫩的草莓或是糖果从来只是摆在他一旁的装饰。他从未流泪,除了回答我例行检查问题也基本不开口说话,也不再与我对视,我就这样每日作为一个跳梁小丑努力的在他心上划过一丝丝荧光……
终于有一天,那个骨瘦如材的孩子第二次与我对视,开口对我说了第一句话,“我想回学校去读书,我想和他们一起愉快的奔跑,一起打闹,我也想回家去过今年以及以后每一年的春节……我,可以相信你吗?”
于是,经过了家长和我大概一个月的挣扎,终于,怀抱着奇迹的力量,我握着他的手,第三次对视,对视着彼此坚毅的目光,强忍着泪水,走进了一扇两个世界的大门——门外的期盼,门内的焦灼……
若有祈祷,我愿希望我三个月的心灵之旅不要换回一个希望的破灭!
12月31日,透过医院的窗,我看到了城市上空的烟火,呆呆的站在窗前,不知过了多久,挪动步伐穿过了那个昏暗的长长的充满消毒水味道只听得到我一个人的脚步声的走廊,一步步踏上楼顶的阶梯,站在高处,努力感受着医院外世界的热闹喧嚣,努力暂时性遗忘着医院内节日氛围下掩盖的次次悲伤。
我观视过这一切,轻轻的闭上双眼,放弃了抗争想说什么却无从开口事实,心中一个小小的声音响起“孩子,对不起!”
泪水划过眼角,划向另一年……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