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文章里出现了某些敏感词,所以上周五的文章被删了,说起来也是久违的404了。很多同学呼吁再发一次,这就来了,略作修改,大意不变。希望老铁们能多多转发分享支持一下,也不枉费我顶着风险再发一次。谢谢大家了!
以下是上周五被删原文(略作修改):
周五A股的下跌,一点也没什么意外 毕竟前几天涨的也不算少。
前两天说商品市场比较多,股市没有多提。但从大类资产整体配置而言,我对A股的整体看法在今年一月中旬那波大涨后就发文表达了。
今年一月在市场大涨后我的看法
当时的判断至今大的判断仍然有效:上下拉扯,结构变幻。很难有效突破3600点。放到操作策略上,就是涨多了就减减仓,跌多了就买一点。
再来看上证指数一月以来到现在的走势:
上证指数2021年以来的震荡走势
我现在自己也持有规模在几千个的固收+基金产品,里面也配了不少股票。我的操作思路大概也就是如上所述。但有时候懒起来了,也就不管了,毕竟选择了基金经理,就得相信人家不是。
ps. 周五收盘后我的基金少了几十个w,强颜欢笑.jpg
对于下半年的情况,我觉得整体上还是这个策略。有一点边际不同的是,随着国内经济见顶与海外复苏的预期见顶,叠加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高位导致的通胀现实可能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美联储不得不释放提前收紧货币政策的信号,下半年股市的波动率会比上半年更大,且市场结构的风格切换也会更快。
去年下半年,都在讲核心资产,吹抱团股,今年已经不这么提了。2021上半年业绩较好的基金,全部不是去年的那一批。可以看出,买基金千万不可只参考历史收益,否则要吃大亏。
今年前几个月讲的是价值回归,后来讲通胀预期,这些都是基于宏观复苏的逻辑。在国内流动性边际收紧的大前提下,资金布局价值周期品种也是应有之义。而后随着价格的分化,一些前期低估的品种又炒高了,前期觉得高的成长,又跌出了性价比。在通胀预期(注意不是现实,两码事哈)见顶回落之后,周期和价值感觉又没那么香了,市场又开始讲科技和成长的故事。
以上基本就是我们观察上半年A股的一个情况。说来说去,炒来炒去,说到底还是在炒宏观逻辑这个大前提下的性价比。
宏观有明显的逻辑支撑时,就炒宏观线索。比如2020年上半年放水时炒科技成长,下半年收紧时炒确定性抱团股。宏观没有明确线索的时候,就炒性价比,看哪个涨凶了就跑,哪个没咋涨就搞,这个过程还要比谁跑得快。
市场基本就是这么一个图景。
不要看现在又在说成长说科技说赛道,下半年如果流动性边际放松(市场有下半年经济基本面面临压力的情况下国内流动性会边际放松的预期)不达预期,央行保持定力,那市场的风格可能又要切换到对确定性的追逐上去。换来换去,说到底也就是在宏观混沌时,求一个性价比,如此罢了。明白这一点,就明白大方向了。
总之,搞那些自己看得懂的。涨多了跑,跌多了进(这个涨跌既包括板块内部的比较,更包括板块之间的对比)。基本按照这个思路,下半年也差不多能行。
没有普涨,没有牛市,3600点以上还是很难。就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