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她老是叫我小黑丫
倪一凡这姑娘吧,嗯,也就是我,长得有点黑,小时候尤甚。大夏天的中午,饭碗一扔,“妈,我吃完了,我去大姐家玩啦”。大中午火辣辣的大太阳,赤脚走在滚烫的泥地上,一路飞奔,你说这能不被晒黑吗?那个时候不关注气温,每天收看天气预报是爸妈长辈们的事儿,夏天中午气温估计也有35、36度吧。有时候一群小伙伴搬个凳子在树荫下乘凉,或者拿张凉席躺着,或者在池塘里泡一会,又或者跑到村子后面的大河边挖河蟹,看到一个小洞,拿根木棍从小洞的下方捅进去,河蟹就被迫跑出来了,就可以动手抓啦。有时候大家抓了好多,回家放锅里煮熟,但大家似乎都不怎么爱吃,所以最终大部分都喂了鸡鸭和猪了。
村里有个长辈姨奶奶,看到我总是叫我小黑丫,我委屈地跟二妈抱怨,二妈摸摸我的头:“咱才不黑呢,没事,二妈下次跟她说,我们是大姑娘了,不许再这样叫了”。或许二妈真的去和这位姨奶奶说了吧,反正后来不再叫我小黑丫了。
02、二妈,我要回家
这些事我不记得了,但妈妈及周围长辈老是提起来,所以我就知道了。应该是我一两岁还没记事的时候吧,爸爸在一个比较远的镇上的酒厂上班,妈妈就跟着过去,晚上卖点水饺给加班的工人。租的房子隔壁是卖猪肉的,每天凌晨一两点会杀猪。爸妈晚上会趁着我快要睡着的时候离开去厂里包水饺(为啥要夜里卖水饺?大家加班这么晚的吗?)有时候等不到我睡着就要走,我哭着喊着从床上爬起来要跟着去,但爸妈把门一关,从小胆子就小的我就不敢出门了,哭哭噎噎爬进被窝接着睡,凌晨一两点的时候隔壁准时响起猪的惨叫声,整个人吓得不行,反正等天快亮时爸妈回到家,我的裤子都湿透了。后来二妈她们来爸妈这,我抱着二妈就大哭:“二妈,我要回家,我再也不要待在这儿了”。反正直到后来由于赊账太多,水饺卖不下去,我妈回来之前,我是一直跟着二妈住的,杀猪声可太太可怕了,算是我童年最害怕的东西了。
03、被撵回家要学费了
原来小时候的学费是一百多块钱啊!!每逢开学日,小伙伴们自带板凳,牵着爸妈的手去村口小学报到。开学前几晚,爸妈就在合计家里的可用资金,如果不够的话是不是要卖一点粮食?报到当天,妈妈拿着用报纸裹好的硬币,口袋里的十块、二十块,牵着我的手去学校报到领书。有时候钱实在不够,学校老师又都是同村熟人,只能请求缓几天再交。开学后几天,上午最后一节自习课,老师就会让还欠学费的学生站起来,一个一个询问什么时候能补齐学费。有的回答说“妈妈说等过两天我家卖粮食了就补齐”,有的说“等我爸从工地上回来就会带钱回来”,当时老爸在酒厂上班,有份稳定的收入来源,我就说“等爸爸发工资时就交”。但是吧,有时候我们的回答是爸妈告诉我们的答案,不一定能实现。这不,在老师多次让学费没交齐的学生站起来,而我是其中一个时,老师下了最后通牒:回家要学费,学费交齐了再来上课。说实话,当时的我心里有点窃喜,我并不喜欢上学。但是吧,不去上学要是跟不上课程就不美了,学还是要上的。回到家,抱着妈妈的腿撒泼要学费,或许在孩子的眼里,爸妈无所不能吧,所有的要求都能实现。不记得妈妈是不是去哪家邻居家借钱了,反正我下午带着钱去上课了。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一幕深深地印在我的脑:一个抱着妈妈撒泼的小孩,一个满脸无奈的妈妈。
04、爸爸削的铅笔真好看
村里只有一个小学,幼儿班到五年级,每个年级就一个班级。我们村小学每年会有一两次去乡里考试的规定,考试的前一晚,我会拿着几支铅笔去找老爸帮我削铅笔,老爸会拿着美工刀,慢慢把我之前削得奇形怪状的铅笔削得非常整齐好看,效果不亚于后来的削铅笔刀。削完铅笔,老爸会把笔尖放进嘴巴里,说浸过唾液的铅笔头不容易断。我带着三四支老爸削好的铅笔安心入睡,第二天,坐着学校雇的拖拉机,我们一群人挤挤攘攘又叽叽喳喳地去乡里参加考试。其实呀,真正考试的时候,一支铅笔就够了,可是我每次还是会让老爸给我削好几支,或者这些带着唾液的削好的铅笔,能给我在考场上更多的安心吧。当然,每次考试少不了的,会问妈妈要几毛钱,毕竟难得有去乡里的机会嘛,考完试会在学校门口的小摊上买点东西,嗯,这样才是一次完整的外出考试呀。
05、作业没做完
每临开学前,就会有各种疯狂补作业的情景发生,我在想:为啥不提前把作业做好,然后心无旁骛地快乐玩耍呢?但这是我现在的想法啊,学生时代哪能做到啊?小学二年级,寒假结束,明天开学,寒假作业没做完,虽然知道寒假作业交上去老师也不一定看,爸妈也安慰说差一点也没关系,我还是吓得睡不着,起来补作业。昏黄的灯泡照映着我迷迷糊糊补作业的身影,关键是我这人吧,胆特小,边补作业还边晃醒老妈,不许她睡,要老妈陪着。所以我不时晃醒睡得迷迷糊糊的老妈,就这样,天亮了,我寒假作业也终于补完了,我可真不省心啊。这个教训持续的时间还挺久的,至少好几年我没有在临时补作业了,这种害怕的感觉可太让人害怕了。不过吧,六年级的时候还是又发生了一次,老师挨个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已经查到我前桌了,我鼓起勇气,主动站了起来,“老师,我作业没写完”,老师看了我一眼,摆摆手让我坐下了,可能是我成绩一直很好吧,老师没说什么。从这以后,除非实在不会做,我基本上会选择提前把作业写完,这样玩耍的时候也能专心一点喽。
06、看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学费压力太大,本着尽全力供我和哥哥读书的想法,小学六年级时,卖掉家里养了两年的小牛,借借凑凑攒够了哥哥的学费,爸妈决定去南方打工了。所以,我也算半个留守儿童吧。小学六年级毕业,我第一次去大城市,第一次喝纯牛奶,妈呀,一口下去,根本无法下咽啊啊。知道牛奶是好东西,本着不能浪费的原则,只能小口小口地抿着,平生以最淑女的姿势喝完了一袋牛奶。
暑假期间无意中得到一套小说,有四本呢,《剑气严霜》,妈呀,好多字不认识呢,趁着暑假无聊,我竟然看!完!了!哈哈,现在还能记得小说里的一些情节,这真的算是人生中看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了,当时一边看还一边在脑子里想象,这个山寨,这个悬崖,要是拍成电视剧的话可以拍出来吗?或许我后来特别爱看小说,也是受这个的影响吧?都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没想到书中还有一个仗剑天涯的江湖啊!
07、大姐,我们用普通话说英语啊
小时候电视里有个频道,大概每天中午12点左右,会有一个日语新闻。人生中知道的第一句日语就是节目结束时主持人说的那句“撒有那拉”,每当节目播放时,我和我弟就一边吃饭一边嘴里叽里哇啦地说着没人听懂的话,假装说的是日语,或者某一种我们以为的“外语”。所以直到现在,我觉得掌握一门外语是件很酷的事情,虽然毕业后我的chinglish已经还给老师了。
马上要上初中了,找来初一的英语书看了下,哇咔咔,图片旁边的一串串字母还挺神奇的,他们说这是英语。第二天起床,姐姐告诉我:好家伙,你夜里做梦,对我说:“大姐,我们用普通话说英语啊”,然后嘴里叽里咕噜地说了一串听不懂的话。我惊奇极了,赶忙问:真的吗?真的吗?我竟然觉得这很符合我大脑的逻辑,没听过英语,我竟然靠想象说了我理解的“英语”,嗯,我觉得,在不需要负责任的想象方面,我还是有点想象力的。
08、嗯,真的是这样的
初中在县城读书,见识了不同的人,知道了原来一个年级可以有好几个班,慢慢地,接触到了以前没接触过的人和事。有一次,周一升旗仪式,校长讲话,大致意思是:我们这边苏北的一些家长,早上不想起床做早饭,就给孩子零钱买早饭,然后上午就打打牌,中午回家做个午饭,孩子上学去后,下午接着打牌。校长痛心疾首:这样的家长,你不去尝试,不去吃苦,怎么能摆脱贫困的局面呢?南方温州那些人,年纪很大的人都在做生意,父辈们鸡毛换糖,从小生意开始,父辈没成功,儿孙辈接着努力,正是这样不屈服的闯进,人家才发展得这样好啊!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分析,我在脑中对比里一下我周围的人,嗯,真的是这样的!平时上课学习课本知识,下课踢踢毽子,很少去读课外书,校长的这个说法对当时的我震撼挺大的,我具体说不上来,可能就是那种,原来安逸并不是件很好的事情,要学会去对比,去学习。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有时候需要离开这个“舒适区”,去做“不舒适”的事情啊。
09、我知道,我并不聪明
小学到中学,我的学习成绩一直还不错,小学时老师看见爸妈经常会夸两句:你家孩子成绩很好。但其实我从小就知道,我属于踏实型的,我的脑袋瓜子并不聪明。小学时,邻居问:把桌子锯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我答:0个。中学时,由于成绩排名还可以,老师选我去参加数学竞赛的培训,然后我发现,这真的已经超越了我的极限了。平时考试我可以依靠基础分保证得分,但遇到这些竞赛的题目,我清晰地明白,我学不会,我真的有努力思考,但是不行,我并不聪明。虽然这个认知让以前的我有点难过,但随着年龄增长,也逐渐释怀了,毕竟聪明是天赋嘛,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遇到自己无法完成的事,主动放弃,不要为难自己。比如,令人痛苦的高中物理,我是真的挑灯夜读也学不会。我甚至能清晰地看到,物理知识向我的大脑传来,“叮”的一声,知识被阻挡住了,进不去大脑!看着其他人轻轻松松地考了高分,高二分班,果断放弃物理。耶!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不学物理,心情都跟着灿烂了呢。
10、 背单词,才是王道
学习一门语言,在刚开始的时候,还是挺有兴趣的。高中英语老师是一位很酷的老师,每当讲到某个语法的时候,他就会说:《双城记》里有一句话,《大卫科波菲尔》里有一句话......然后流利地说出这些书里用到这个语法的句子,那一刻,老师收获了底下大部分同学崇拜的目光,泰裤辣!!老师说,学好英语,背单词是王道,你拿过来一篇文章,一看,咦,单词全认识,即使有的语法不明白,你也能差不多了解文章的意思了。这句话我一直记到现在,所以学生时期,我的单词量还可以,仅限学生时期哈。当然,老师说完这句话,也意味着高三时期我们每天背单词、默单词时光的到来。每天英语课老师的第一句话:Now ,please take out your paper,教室里从开始的哀鸿遍野,到后来的习以为常。这个方法也一直影响着我,有时候辅导小侄女英语,我会说:咱从背单词开始吧。
11、 考研,第二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高考和填报志愿由于诸多原因,我没有考上一个好的大学,这可是从小心心念念要考个好大学的我啊,虽然我当时对好大学并没有什么概念。入学第一天,在接送新生的大巴车上,看到接下来要待四年的大学,我快哭了,现在回去复读还来得及吗?紧接着在宿舍楼下头被玻璃撞了一下,真的是瞌睡来了枕头,压抑的情绪终于找到发泄口,我大哭了一场,虽然大哭并不能改变什么。哎,当时送我入学的老爸心里应该也很难受吧。
大学前两年,我尽力去多阅读书籍,哈哈,有一年我的图书借阅量竟然在排名内(虽然我并不知道当时排名量是多少),当班长把作为奖励的100元的新华书店券给我的时候,我那个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呦,可把我高兴坏了。阅读或许当时感觉不到什么,但在以后的某一个瞬间,我们曾经看过的某本书,某句话,一定会给迷惘的我们一点启示吧。后来偶然间听到了一个英语宣讲课,讲课的老师说,高考是一次机会,错过了也没太大关系,考研是我们的第二次机会。这句话就像是黑暗里的一道光,让我看到了些许希望,我这辈子上个好大学的执念似乎有可能实现呢。
12、 人生关键时刻,再次掉了链子
大三下学期开始,正式准备考研。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日子,真的挺佩服我自己,这或许是我人生中对待学习最认真刻苦的一段时间了吧?早起背英语,背政治,接着刷题,冬天的夜晚,一个人背着书包回宿舍,静静地,只能听到自己小跑的脚步声和喘气声,有种在黎明前前进的感觉,似乎能看到希望的光亮,这种体验以后不会再有了。到了宿舍,敲门请宿管阿姨开门,阿姨念叨:哎,以后要早一点呀的,门都上锁了,我赶忙点头答应。
哎,当时听了一个演讲,一下子热血上头,决定报Z大,舍友得知后弱弱地说道:咱就不能稍微报个不那么难考的学校吗?可惜当时的我脑子里住着一头倔强的驴,就这么横冲直撞,不改志愿。当时学校这个专业招4人,我考了第7名,好家伙,复试时第八名都没去,所以我就成了倒数第一名。结果可想而知,我的能力不足以让这所高校接收我。其实细想一下,或许也不算掉链子,只是自身的实力不足以匹配自己的野心,或许换言之,目标定高了,再怎么跳跃也够不着。后来回看这段经历,也成了我人生中少数的为了某个目标拼命努力的时刻,但咱以后再定目标时,可不要再定这样够不着的目标啦。
13、大城市VS小城市
快要毕业了,找工作也提上了日程。回忆一下,我这些年都干了啥,初会好像报名没去考,注会报名不复习,英语口译没考过,好像没有能拿得出手的工作敲门砖。去应聘个出纳,初始工资1800元左右,这点工资在这偌大繁华的城市,根本无法生存下去呀。老爸说,你去卖房吧,那谁谁谁卖房赚钱都可以买房了。我自省了下,我实在不是这种敢拼敢闯的性格,我曾经去过上海,上海的地铁里,人群挤得像罐头里的沙丁鱼,不不,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妈曾经说:你这么年轻,去拼拼闯闯啊,不行,我做不到的,我喜欢那种四五线的小城市,上下班骑个小电驴,晚上出来散散步,吹吹风,一个适合养老的地儿。最终有一个机会回到老家的三四线小城市工作与生活,一不小心已经十年啦。
14、关于选择,关于遗憾,关于爱情
工作已经十年了,可是每年高考期间,还是会时不时梦到自己高考复读的梦境,梦境是不讲逻辑的,所以梦里的我从小学三年级,初三、高一、高三等不同时期开始复读。可能是遗憾太过刻骨铭心,平时以为忘了,却总是跑到梦里来扰人,讨厌得很。我曾尝试遗忘,却总是失败,后来想想,或许我应该做的不是刻意去遗忘,而是交给时间,时间会冲淡一切遗憾的,我相信会的。
这十年间有过各种选择,有过懊恼,有过可惜,有过遗憾,但我决定从现在开始,原谅自己所有的选择,不去纠结,不去懊恼,更不去遗憾。小倪同志35岁啦,期间遇到过很优秀的男生,可这男生或许和之前的考研志愿一样,太高啦,我拼命跳跃也够不着呀,所以也没有办法喽。时间一天天过去,焦虑是有的,但还是希望小倪同志保持希望,调整期待,当然,要保持信心,愿前方有份圆满的爱情在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