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份的时候学完了太极拳杨氏88式,每天从头到尾至少练习一遍,然后,迅速地、以无可抵挡的姿势,上火乃至失眠了。后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打得太快但又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才能慢下来,于是就跑去请教老师。老师说:
假设你边走路边看手机,你肯定不可能走很快的吧。所以如果你拳打得太快,那是因为你打的拳根本就没有内容。
内容到底是什么其实我不清楚,但是我刻意地关注了一下自己是否呼吸到小腹以及每个动作真的做到位了,然后终于慢了下来,打一遍拳的时间变成了原来的两倍,然后上火和失眠的症状都消失了。在这个过程中,渐渐开始理解,练到后来,应该是要求每时每刻每一瞬间都能保持站桩时的那种静定的状态;在动的时候达到跟静一样的安定显然很难,甚至一开始根本就不可能做到,那么在一开始的时候你就很慢很慢地动吧,先把里面的东西做对,等到越来越熟练之后或者说当你能够不假思索就做到同样的内容的时候,速度自然就上去了。这是太极的练习途径。
后来有一天,坐在好久不练的古筝前,弹一首以前很熟悉的曲子《浏阳河》。这首曲子是我在所有曲子里花过的时间最多的一首,但同时也是最失败的一首,因为中间有两段都很有问题而我一直没法解决:一段快板每次发挥都不稳定经常容易出错,而另一段分解和弦从来就没有弹对过---跟老师演奏的音频听着根本就不是同一个调虽然自己觉得每个音符都没弹错。
因为最近都在关注呼吸,于是注意到自己曲子速度快的时候呼吸就急促,曲子速度慢的时候呼吸变得平稳。汗,这好像不是我在弹曲子,分明是曲子在控制我的心率和呼吸吧。于是刻意把速度放到非常非常慢,慢到听到的是一个一个音符。然后,一下子明白了为什么那两段我从来都弹不好了。即便在这么慢的节奏的时候,每个音的长短、力量、音准都做不到很有把握,又怎么可能在很快的时候变异成突然能够随心所欲呢?我以前,大概以为弹琴也是在买彩票吧?
然后,也开始有些明白之前许岑讲座中提到的音乐的刻意练习,最开始估计就是这样一个小节一个小节慢慢练,练到你每一个小节都没有问题了,然后再求快求大。而想要将来走得更远,估计还需要在整个练习的过程中保持平静淡定的状态--激情和爆发力是后来的,要先练到毫不费力,才能再分出心思去加进去别的东西。这不还是跟太极一样的练习方法吗?
于是,我也明白了为什么对于我来说,翻译(准确的说法是互译)是最有效的语言学习方法。因为虽然没有背单词、词组或语法,但是它是真正逼着你去熟悉每一个字、词组、固定搭配、前后关联的用法。不得不,你无处可逃。在你花费漫长的时间去完成这些非常基础的东西之后,忽然有一天你就可以随心所欲了。对有的人来说,从头到尾背诵一本简单的语言教材也是一样。
而我在内容比较简单的时候比较耐心,在比较难的时候,心底会不自觉地生出抗拒,于是那一天效率就会很低。太极的老师说:
说得简单一点,我们所有的练习,都是为了到最后能生出那种“打死我也没关系”的气势,因为只有真正做到不退缩,你才有可能制敌。
其实,生死对战我们一辈子也不会遇到几次,但是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如果你一遇到问题困难,就对抗、逃避,就气血上涌或萎靡不振,总是这样,那估计你也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