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这样的思维,只看结论或结果,却不去思考结论和结果的来源。当然,这里有急于求成的心理,也有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寻根溯源相当之难。面对庞大博杂的信息传播,独立思考的逻辑思维,无疑成为主动辨别、筛选信息的有力工具。
那么,什么是知识?知识是有用的信息。要想“知识改变命运”,除了当下对知识的使用,也要引出人生的稀缺资源——时间的维度,知识作用于命运的长期效果。
倒放人生的轨迹,选择构成了人生的片段,把这些片段连接,形成过去的总体画面及当下的自己。选择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也引出知识要利于选择。以致于,被称为知识要能至少满足两个条件:1能够更好地指导选择;2更可能带来更好的结果。换种简单的说法,知识就是长期有用的信息。
用长期有用对信息划分,过滤了大量短期有用、长期无用,及大量的伪知识。生活中,自会忽略“不重要却紧急”的事,集中于“重要不紧急”的事。从而节省了无谓的时间,更利于实现想要的人生,从而去获取利于目标实现的知识。
剖析“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的原则,仅仅“做正确的事”仍然远远不够,如能在“正确的方式”上持续迭代,事半功倍的效果更易显现,毕竟,生而有涯,学而无涯。
把“长期有用”的知识的进一步划分——知识的繁衍能力。尽量学习有繁衍能力的知识,效率更高。这类知识被称为“通识”,如逻辑学、英语、概率、编程等。
再进一步,体系化的知识更具威力,把知识喻为砖头,行动及思考中的举一反三喻为钢筋和水泥,把平时所学的各个知识点链接,持续融会贯通,终将形成大脑中知识搭建的房子——大厦——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