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翻看老照片时,找到一张兄妹三人的合影,应该算是最有历史的一张合影了,除了胸前那条"随风飘荡"的红领巾让我抓狂不已之外,我和姐姐脚上穿着的鞋子让我想起了几件与鞋子有关的故事。
还是从这张照片上的鞋子说起吧。88年,我家的家庭条件跟家乡的大多数家庭一样,比较贫困。我们穿的衣服鞋子大部分都是自己缝制的,买鞋子无疑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那一年,街上突然流行穿旅游鞋和雨靴,虽然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父母看到很多小朋友穿着很好看,也咬牙说要给我们姐妹俩买鞋。他们问我们姐俩是要旅游鞋还是要雨靴,我选了雨靴(因为雨靴贵)。第二天,姐姐的旅游鞋和我的雨靴到了,我看到漂亮的旅游鞋又心痒痒,于是吵着说我还想要旅游鞋。于是后来我就有了一双旅游鞋,当然还有那双靴子。事后父母说如果我先选的是旅游鞋,可能后来他们就没有那么大决心给我买雨靴了。虽然总价一样,但后买的东西比先买的东西便宜,从心理上感觉好像总价便宜了。所以哥哥姐姐就一直认为我是故意的。但我发誓,我真的没有那么有心机。
不记得是哪年夏天,流行那种彩色透明还散发着香味的塑料凉鞋(上图,来自网络)。有一天放学回家,正好看到父亲提着他的拎包从街上回来,变戏法似地从包里拿出两双紫色的新凉鞋,是给我们姐俩买的!我和姐姐很开心,晚上睡觉前把鞋子整整齐齐地摆在床边,准备第二天起来就穿。第二天早上起来,就听到姐姐大呼小叫:"啊也,不得了哦,老鼠把凉鞋带子咬断了!"我一看,果然,两双鞋子都被咬坏了。一整天我们都闷闷不乐,新买的鞋子还没穿一天就被咬坏了,这个暑假没新鞋子穿了!傍晚怏怏地回到家,回到房间,突然眼前一亮,原来在床边放着一条板凳,凳子上赫然又摆着两双崭新的塑料凉鞋,另外还有两双在那个年代来说很时髦的"拖鞋"——父亲把被老鼠咬断的鞋带子剪掉,凉鞋就变成拖鞋了。现在想想,在经济那么困难的情况下,父母是怎样的省吃俭用,才给我们省出那两双鞋子的钱啊!
小时候穿得最多的还是母亲亲手缝制的各种样式的布鞋(上图,来自网络)。船鞋,绊子鞋,眼子鞋,松紧鞋,暖鞋……农闲时节,母亲就和村上其他婶娘们一起纳鞋底,浆鞋壳,零零散散的碎布头就在她们的手下变成了漂亮的鞋面子和结实的千层底。但家里孩子多,母亲有时忙不过来,只能一双一双地做。有一次妈妈又在做鞋子,因为我和姐姐的脚差不多大,我们也不知道那双鞋子是做给谁的。那天做好了一只,母亲喊我试鞋,这下姐姐不开心了,拿起那只鞋子"啪"地一声打在了我的鼻子上,顿时鲜血直流。这边我疼得哇哇直哭,那边还没等母亲骂,姐姐吓愣了,一会儿就跑不见了。父母到外面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心急如焚,忧心忡忡,没成想姐姐就躲在家里厨房的一块石板搭的台子下,傍晚实在熬不住了,从石板台下钻出来,悠悠地说:"我在这里!"父母当然也没敢再批评姐姐。那个年代的父母,真的不容易,家里孩子多,物资又匮乏,每个孩子从不同的事件中或多或少地都感觉到父母偏心。而事实上父母对我们的爱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我们都只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在这件事情上,当时的我只能体会到自己的委屈,没理解姐姐的委屈,也没有体会到母亲的不容易。时隔多年,我还记得姐姐打我时幽怨的眼神,看到我鼻子流血后一脸惊恐,母亲找不到姐姐时满面愁容,失魂落魄,精神恍惚的模样。
鞋子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有一年流行穿小皮鞋,我和姐姐还在上学,父亲竟然说要给我们买小皮鞋,还说要在鞋底加上响掌,说是那样很流行。后来好像是因为我们自己怕违反校规校纪没有让父亲给我们买。……
几个毫无关联的故事,似乎只能用于我们姐妹回忆儿时。时过境迁,那时的艰难,困顿和悲伤早已消逝,留下让人回味无穷的是父母对子女无尽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