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死队
鲁哀公八年三月,吴国进攻鲁国。
鲁国前费宰——公山不狃,刚好流亡到吴国。吴王夫差要他为吴军做向导,他不愿意、又不得不这么做。因此,他故意把吴军往险地带,取道鲁国的武城邑。
当初,武城人在吴国边境种地,拘捕了浸泡菅草的鄫国人,傲慢地问他:“干嘛弄脏我的水?”现在,那个鄫国人为了报仇,帮吴军带路。吴军攻下了武城,鲁国上下一团糟。三桓的孟懿子,赶紧向外交官子服景伯请教:“子服大夫,现在咋办?”“他来,就和他打,有啥好怕?再说了,是我们把他招来的,还有啥要求呢?”
吴军势如破竹,高歌猛进。先是驻扎在五梧,次日又驻扎蚕室。公宾庚、公甲叔子与吴军在夷地交战。不料,公甲叔子、析朱鉏被擒,并献给吴王。吴王夫差感慨地说:“他们同乘一辆车,表明鲁国善用能人,国家不可能被征服。”
吴军驻扎在泗水边。季孙属下的微虎,打算率领敢死队,刺杀吴王夫差。他让700个部众,在庭院里跳跃3次,选出300个。有若,光荣入选敢死队。临行前,有人向季孙进谏:“敢死队,不足以伤害吴军,反而白白送死。不如停止行动!”季孙思之再三,取消了“CW计划”。吴王听说后,吓得一夜三迁。
后来,有若入读孔校。
仿夫子
有若,姓有,名若,小孔子33岁。夫子去世后,大家思念他,便共推貌似夫子的有若为夫子,即有子。有子的主张,与孔子一脉相承。
孔子前期的核心主张是礼,凡事依周礼而行。有子认为,礼的作用,以做事恰到好处为可贵。过去圣明君王治理国家,可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他们小事大事,都做得恰到好处。但是,如有行不通的地方,便为恰当而求恰当,不用礼来加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按《论语》,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1·12)
其实,很多东西都需要一个规矩,因为无规矩不成方圆。有子认为:所守的约言符合义,说的话才能兑现。态度容貌的庄矜符合礼,才不会遭受侮辱。依靠关系深的人,也就可靠了。按《论语》,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1·13)
孔子中期的核心主张是仁。仁,内涵丰富,主要是博爱和谐。博爱,指爱己也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谐,指个人身心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阶层关系的和谐。有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平时孝顺父母、顺从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是很少见的;如果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是不会有的。君子致力于基础工作,因为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按《论语》,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2)
顺便说下,孝,指孝顺父母;悌,指顺从兄长。孝悌,有时写成孝弟,其实是“弟”通假为“悌”。君子,有时指有德者(好品德),有时指有位者(当官的),有时兼指。这里指有德者。后代执政者,经常利用孝悌思想,让百姓服从管理,却很少为政以德,自我约束。
答哀公
鲁哀公,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总觉得钱粮不够用。对,不懂问孔子。孔子不在,就问现世孔子,也就是有若。
“年成不好,用度不够,咋办?”
“为啥不实行徹呢?”
“十分之二,都不够用,还实行什么十分之一的税收徹呢?”哀公急了,竖起两根手指。
“百姓用度够了,您咋会不够?百姓用度不够,您又咋会够?”
他们各说各的,不欢而散。按《论语》,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有若对曰:“盍徹乎?”
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徹也?”
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12·9)
刁难
有子,貌似孔子;其实,才学不堪。
一日,弟子刁问道:“以前,夫子要外出,让我备了雨具。后来果然下雨,我问夫子如何得知。他答道:‘《诗》说,月亮不在毕星处就会下雨。昨晚月亮不就离开毕星吗?’”
“这……”
弟子难又问道:“商瞿年纪大了,还没儿子。他母亲很着急,打算帮他再娶个老婆。刚好夫子要去齐国,商瞿的母亲就向夫子请假,不让她儿子外出,以便生个儿子。夫子对她说:‘不要担忧!四十岁以后,商瞿会有五个儿子。’后来果然应验。夫子如何得知呢?”
“这……”
这也不懂,那也不懂,大家火了,拉下有若,不尊他为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