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有时候真的很大,大到超出你的想象。
无论是思考方式,还是脑子里的逻辑概念,可能都有着天壤之别。
但是我们却发现不了。因为这些东西都是隐性的,我们无法一目了然地区分它们。
但是“金钱”则不同。它就实实在在地摆在那里,是多是少,马上见分晓。
所以自然会戳中一些人的玻璃心。
但是“认清差异”是我们消除差异的第一步。
如果只是一味地否定事实,不敢正视现实差距,那即便有再好的方法,也不能帮你摆脱困境。
看到了别人的财富,要想到这只是内在差距的外在体现而已。
试着去学习对方的优点,从内到外不断磨平差距,才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地方。
差异很大,差异很了不起——是否认真尊重那个差异,在我看来实在是最重要的“大脑重塑”动力。
不尊重那个差异,就会没完没了地接着找借口,最终无论愿意不愿意,都要事实上忍受那个差异带来的后果与压力——而后大脑被塑造成另外一个样子;
反过来,尊重那个差异,就等于已经接受现实。认真面对现实的人,即便是“难受”,也是“正确的难受”,因为那个“难受”会促使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与此同时,大脑不断被塑造成一个更适合寻找机会、积累财富的机器。
开始深刻地对待“积蓄”这个行为;开始认真筛选必要的消费;开始认真投资自己(其实主要是时间与注意力);
开始真正全方位关注自己的成长,因为不成长,就没有积累,没有积累,就没有满意的现状;
开始认真向那些“有钱人”学习,分辨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对的,而不是上来就直接冒出“你有啥了不起啊?!”之类的念头;
开始了解思考质量的价值,于是不断刻意地提高自己的思考质量,磨炼自己的思考模式;
……我们很难想象这世界最有钱的人究竟有多少钱,但,我们通过统计数据很容易理解穷人有多穷——进一步很容易明白如何才能尽快做到“没那么穷”。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
人与人之间的财富差距,本质上是思维的差距,金钱的数字是显性的,我们看得到,而思维是隐性的,我们看不到。
尊重内在的财富差异,促使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将注意力和时间投资到自己的成长上,做长期的有积累的事情,提升自己的思考力,才是缩短财富差异的关键。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日常生活中,身边的家人、亲属、朋友等,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有钱有啥了不起的”,其实说这类话的人,有一种酸葡萄心理,自己达不到,就会找借口,寻求自我安慰。
我爸爸的一个朋友,家庭条件相对比较富裕,以前我们总认为人家运气好,赶上了好年头,好机遇。最近这两年,偶尔有机会和老爷子聊天,发现他的思维和村里的很多人是不一样的。
他有自己的前瞻性,对整个家庭状况有一个整体布局,对子女的教育有长远合理的规划,每一步都是有计划有思考深入琢磨而去执行的。
越来越感受到,别人的财富,是内在思维的外在体现,是过去的积累而呈现出来的“现状”。
A2:我的应用(目标+行动)
目标:规划自己的成长路径,朝着缩小财富差异的方向努力。
行动:
1、从今天开始,认真对待自己的积蓄,不只盯着数字,合理规划每月的收入和支出,学会用比例思考,学会关注差异;
2、观察“有钱人”的语言模式,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取其优点学习;
3、全情投入对自己成长有帮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