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当我们在生活中懵懂着滑动的时候,节日就是为了让你停下来,和相爱的人一起,看一下自己,发一下美好的愿。“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子瞻写下《水调歌头》,乃成千古绝唱。在我国无数的穿越小说中,主角每每盗用此句,吃瓜群众都会虎躯一震、纳头便拜。
俗吗,原本不俗。只是人心都是一样的呀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也曾很喜欢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人对着月亮和时间,就会生发惆怅和痛。因此有了哲学层面的神性。来时路,去时路,一切都那么永恒,万物静默不言,照见自身渺小。“孤篇盖全唐”,也是因为这静静中听风雨,看着一切终将流逝的镇定和微的不舍。
这两首词,是一种从世俗圆满朝虚无中滑动的过程。而一直以来,人们总是把它们对立起来:生于世俗中并无敬畏之心,或沉浸虚无中视万物如尘。ok,我来翻译一下:前一种是过节了真好快给我红包甭管什么节,要不就是不爱我、瞎扯淡。后一种是你们这些大俗蛋过什么节真没劲,有什么可过的,我偏要翻白眼儿。可节日就是一条河,两岸对望,却需要彼此渡过。
寻找连接点很重要,否则两岸都是孤岸。都是浮躁之情。时间的好处是,那些偏激,慢慢都会化为婉转低回。慢慢你会真的觉得人生如戏,既需要上演花团锦簇,也需要留着独白时刻。那么到了哪一幕,就演哪一幕,特别从善如流。
翻看之前的文字,N年前,写着:如果没有元宵中秋圣诞春节,也许整个生活会变得顺滑很多。那是多么怕正常秩序被打乱,怕社交或亲情侵扰好不容易自建的小宇宙。
可<N年前,慢慢都变化了。我也曾写下祝人更圆的文字:“所付出的没有一样是白费,时间给你看。就算造化弄人天意弄人你最终还能收获你自己收割你自己。抬头看月亮,那边还有人类寄托;顺从的过一个中秋节,是弯腰向世俗中可获得温暖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