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找内因

周一暴雨停课,老师发了4页电子版数学作业,爷爷怕孩子淋雨,独自去打印店帮忙。可拿回的作业竟有90多页,打印的竟然是他微信上一月份的文档,不是孩子的作业。看着这些无效内容,打印费全打了水漂。孩子跑去找打印社理论无果,回家就抱怨:“都怪打印社不认真,爷爷没核对!我又没跟着去,根本管不了!”

我没顺着他指责外人,只问:“盯着‘别人没做好’,能把钱变回来、作业变对吗?”见他摇头,我继续说:“哪怕没去现场,你是不是能提前提醒爷爷‘作业只有4页,打印前看眼页数’?”

孩子低下头:“我没想起要提醒……”转头就琢磨办法:“下次我先在手机数清页数,告诉帮忙打印的人,或者早点找你网上打印,能预览内容就不会错了。”

这周老师刚提下周打卡题,孩子立刻催我:“赶紧要电子题!我先核对页数,网上打印,就算我不去,也能避免浪费!”

原来教育孩子,不用纠结“谁的错”,关键是教会他:遇事别困在“外因不可控”的抱怨里,先找自己能改进的地方。这份“向内看”的清醒,比省下打印费更珍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