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澎湃APP推荐的,看了节选,立刻AMAZON,下午就到了,两小时翻完。
两个问题,小作者写这本书看了哪些书?于写作手法上有何种启示?
零、主要内容与成书背景。
作者吴大年女士,笔名小岵。时年13岁虚(1937年),随家人一同逃难的经历,从首都(南京)逃至昆明,沿途所见记录在案,难得之史料。读这本书的意义,去体验一下那时国破家亡朝夕不保的动荡岁月,对于开出未来是有警醒作用的,如今的生活来得半点不易,可愚昧的究竟愚昧,残酷的依旧残酷,不知历史,绝开不出未来。小作者後来考取了西南联大历史系。
一、小作者写这本书看了哪些书?
不告诉你作者,盲读文本,你绝不会认定这是一个十三岁的女娃所作。文笔朴素未经雕琢,正是这个惊讶,让我想回答这个问题。
1.小作者逃难前就读于南京女子中学。所以中学的课程以及课外读物,应该是小作者所涉猎的。
2.第七章写了,“我可爱的许多书,因为不能随身带去,一齐用来当燃料了”,“啊,它们是我的第二生命啊!”可见逃难初期,小作者带了好些书,只是日寇攻得太紧,不得已仓促间烧了书,只为轻装逃得更快。且小作者嗜书如命。
3.第十五章,直接引用了《旅行指南》,了解地形方便逃难。
4.第十五章,描写当地人们捉虱子,手法很快,应该看过鲁迅的阿Q正传。
还有一个问题,小作者无意识下接受了哪些社会思潮,首先有用无政府主义,证明至少对这个概念有所了解,十五章提到了当地人没有“竞争心”,说明接受了达尔文进化论思潮。
我只想证明,一个十三岁小姑娘,写一个冰心为之作序的回忆录,绝不是凭空而出,是有因缘条件的。也证明了,当时南京女子中学的教学素质,是极高的。至少现在的初中生,写不出这等作品来。
二、手法有哪些特点
最大的特点,是一面描写惨状与紧张的心绪,即刻又去写沿途美妙的风景,这对比的手法,让惨状更惨,而美妙的风景确升华成作者顽强活下去的精神支柱,不是外在的美景,而是小作者渴求美的内在!
三、全书有哪些细思极恐的地方
1.第六章,写农村男权严重,若不幸生了第三个女孩儿,“就很敏捷地把她掉在马桶里,倒入一瓢冷水,然後盖上盖子,任她挣扎,窒息而死。”看得我浑身鸡皮疙瘩,直想把书扔了。
2.第二章吃螃蟹,“我想,现在是吃假想的日阀,将来终有一天要吃着真的......”
3.第十一章,“我们一定要复仇!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膺惩那些日阀,使他们也受着杀戳的痛苦!”
战争最大残酷在于,敌人把你变成了跟他一样的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