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复盘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词汇了。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将复盘与总结、反思混为一谈。作者在本书的第三章从概念上解释了“到底什么是复盘”。
复盘是一个体系。它源自于美军的AAR事后总结程序。
这个体系的结构是由六个问题构成:1、行动的初始目的是什么?2、实际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发生的?为什么发生?(这里是指对事件的真实的回忆。)3、从中学到了什么?如果重来一次,会怎么做?如果别人也去做这件事,有什么建议给他?4、现在我们怎么做?我们可以做哪些?需要向上反映什么?5、采取行动。6、分享给更多人。分享给谁?分享什么?如何分享?
简单地说就是4个W+2H。这个体系的核心是人人平等,所有人一起参与,一起讨论,而且必须畅所欲言。
所以,总结并不等同于复盘。我们平常说的最多的总结可以说是一种概括,还是停留在学习的层面上。而复盘则是一种更高级的总结,是一种反观自我的行为,是一种学习之后的导向行动。
复盘有着由浅入深的三个层次:反观、反思、反省。这三个层次从对事件的关注,逐步深入到对事件当中自我的关注。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理解到更深的涵义。做事情的时候,我们既要有“入戏”的专注,更要有“出戏”的能力。站在客观的角度,审视自己,找到进步的方法。
正所谓“一念一世界”,我们通过复盘,将自己置于“生产者”的角色,就会不断的发现属于自己的新世界,分层迭代自己人生的第二曲线。
《复盘》第三章 到底什么是复盘?思维导图列下:
《复盘》第三章 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