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霉病,一直是困扰我国水产养殖行业的难题,至少在孔雀石绿被列为禁药以后,成为了行业里最棘手的水产疾病之一!特别是春季鱼瘟水霉病,久治不愈,导致很多的养殖户损失惨重。关于如何预防治疗水霉病的报道也有很多,但是实质性的进展很少,如何防控水霉病的发生,降低养殖户的损失,成为许多养殖户乃至整个行业重点关注的问题。
水霉病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是水生鱼类的真菌病之一,引起这种病的病原体在到目前已经发现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水霉病对温度适应范围很广,5-26℃均可生长繁殖,最适温度13-18℃。有两个特别重要的时间点要注意,一是华南地区立春后发生“倒寒春”的天气,二是北方地区的初春时期,在这个时间段,温差变化大,鱼群容易产生应激反应,鱼类水霉病发病率高,感染速度快,容易造成大面积的减产。
水霉病的流行是世界性的,且对水产动物没有选择性,凡是受伤的都有被感染的可能。疾病发展早期基本没有症状,当肉眼能发现症状时候,菌丝已经在伤口侵入并向外长出外菌丝,似灰白色的绵毛状,俗称“生毛”或白毛病。一旦看到其在鱼身上有白毛时,证明这个养殖动物疾病得了很久了,而且一般养殖老板都没有显微镜等设备检测,等到真正发现问题的时候,为时已晚。
春季水霉病为何如此难以治疗:
1、水霉菌最适繁殖温度为10~18摄氏度,水温低,药物的扩散性慢,渗透性慢,导致药物扩散不均匀,且水温低养殖动物不开口摄食,杀灭病原菌的效果就变差,鱼得伤口恢复得极慢。
2、养殖动物体质差,经过漫长冬天停食的消耗,鱼类体质属于最虚弱的时候,肝胆情况、肠道情况都非常差。
3、水霉病没有免疫性,只要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都可以爆发,特别是失去鳞片和粘液保护的养殖动物。
4、很多塘口越冬期既不改底也不肥水,开春后水质差,底部污染严重,进一步为病原滋生提供了温床。
如何正确快速治疗水霉病
1、发生水霉病后一定要禁用氯制剂,特别是二氧化氯,使用越多水霉病越厉害。
2、硫醚沙星具有抑菌效果,但是杀菌效果一般,用于预防效果还可以,一旦发病会大打折扣;水杨酸主要作用是去除鱼体上的角质层和菌丝,不具有杀菌作用;市面上大部分水霉产品主要成分都是这两种,一旦使用2次以上没有见到效果,就不要再重复使用了,防止加重鱼肝胆负担及水质变差造成更大得损失。
3、消毒产品可以使用碘制剂如复合碘或聚维酮碘,对真菌有不错的杀灭效果。4、治疗水霉病前需要改善水质,净水解毒,保证各项指标正常,稳定水体。
5、治疗过程中及用药后多使用VC、多维、葡萄糖、免疫多糖等产品,提高免疫力,促进恢复;如已开始投料,在用药过程中投料比控制在1%左右,并添加肝胆无忧保肝护胆,增强代谢。
水霉病是对水产养殖影响比较大的疾病之一,在日常养殖过程中需要多关注相关问题并及时预防,避免水霉病爆发对塘口造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