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3—6岁性格关键期,培养阳光宝宝

3-6岁,通常被人称为“潮湿的水泥”期,是孩子性格形塑最重要的阶段,孩子85%-90%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都是在这段时间形成的。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人的很多性情在很小时候,就初见端倪了。年轻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快乐、自信、受欢迎的人。

3—6岁这个阶段,孩子开始社会化,要适应社会的环境。于是,孩子的感觉开始变得不重要,规矩重要。特别是在中国,孩子都变得统一规范化了,孩子必须遵守规矩才能生活下去。延迟满足:我想要的东西,必须通过抑制眼前可以得到的满足,才能最终得到。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长大以后在事业上比较成功,家庭比较幸福,生活在社会中上层。在孩子小学阶段,要开始了解世界,以及获得知识。这个阶段培养孩子获得知识的能力很重要。

有些年轻父母,尤其是年轻妈妈,因为忙于工作而疏忽了陪伴宝宝,这样的婴儿起初可能会哭闹着要求获得母爱,但因为得不到,渐渐他们就学会了压抑爱的需要,就容易变得比较孤独、内向,易缺乏人际交往能力与给予爱和接受爱的能力,这就是回避型的模式。这样的人可能因为压抑自己对爱的需要,一生中都有可能找不到一段属于自己的高质量的浪漫爱情。

那么是什么让孩子失去自信和挫折抵抗力?

“我不行”、“我不去”是爸妈们不想听到的话。退缩的孩子让人感觉沮丧,毕竟自信心是人最重要的特质之一。为此而苦恼的父母也用尽表扬、鼓励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可孩子还是“挫折过敏”,“我不行”常挂嘴边。

父母如何培养出一个好性格的孩子呢?

一、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些年轻父母养育孩子没有经验,有时怨恨宝宝,或疏远宝宝,有时又觉得对不住宝宝,又是搂又是亲。结果,因为对宝宝忽冷忽热,态度无常,弄得宝宝搞不清楚妈妈爸爸会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回应其身心需要,这就容易使小宝宝焦虑成习,导致孩子将来发展出矛盾焦虑型的人际模式。

很多母亲一听到婴儿哭,马上就喂奶。然后哭声停止了,看到婴儿满足的样子,母亲也忘记其实刚刚给他喂过奶。这样无形中条件反射建立了,通过哭可以获得吃奶满足感。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包括诸如饭前、便后洗手,讲究日常卫生习惯,不吃零食,不沉迷电子游戏等等,当然,要孩子学会这些之前,我们家长必须要先做到。

二、教会孩子遵守规则

我们从小到大,都要遵守身边各种各样的规则,小到家规、校训,达到国家法律,如果社会中没有规则,将会一片混乱,而小孩也要从小培养其遵守规则的习惯。教育孩子遵守规则,就是从游戏开始的。无论做什么游戏,事先都要讲清楚游戏规则,前提是和孩子商量,孩子是认可的,然后建立好奖惩的方法,比如发放小星星给予奖励。如果孩子在游戏过程出现了犯规,不管孩子哭闹、撒娇都应遵守游戏规则。

三、正确爱你的孩子

爱孩子并非溺爱孩子!没有爱的孩子,自我价值感会受到影响;而受到太多非理智的爱,孩子的自我欲望会膨胀、娇气、蛮横、目空一切。

总而言之,3-6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有意识的主动培养孩子好的性格和品质,杜绝不良的道德思想和负面信息灌输到他们的心灵,父母和老师要给孩子创设一个有利于他们成长的环境,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注意孩子性格的养成,这样才能塑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小宝贝哦。

注:本文为每周微课编辑整理自网络。每周微课是专业的妈妈微课学习平台,如果你想听72次大咖育儿微课,你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每周微课”点击“往期笔记”,有文字有录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