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公司还是拍脑袋分指标吗&警惕目标中的五个假性近视暨鲲鹏领读胡光书精益管理实战课1275
先从震撼最深的说起。
现状永远差劲,不要满足于当前的市场,要积极的努力的去探索新的市场,去学习新知识。
目标分为问题解决型和未来探索型,问题解决型可以解决工作中的难点课题,提高运营效率,华与华的课题循环法,就是专门攻克难题,未来探索型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新知,赢得未来。
胡老师讲了定目标时的五种假目标,这就是工作中的典型错误,你以为你做了,你以为你做对了,但其实做的是错的。要知道,只要你做的是错的,就是公司里的废动作
这节课要结合上节课和下节课去学习,上节课讲怎么定目标,下节课讲怎么拉通目标,本节课讲怎样去描述目标。
定目标的要点是侧重于基于外部市场需求去思考,且领导层在给出目标的时候,给到策略,并引导基层去执行,要使得上下同欲。
本节课讲描述目标,并让目标成为一串和一群QCstory。
以下为金句:
01、在很多地方,拆目标这个活儿,很容易就变成了简单的数学题,这个指标你背多少,那个指标我背多少,然后就各自回去包干。这样的拆解,基本上没什么意义,因为没法落地。
02、拍脑袋决策,也不能说错,因为人的直觉也是经验积累的结果。但是直觉的成功率太低了,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就更不能沉淀成组织的知识,变成组织的能力。
03、判断转化目标的行动成不成立,先要看下级有没有用五个东西替换了应有的行动,也就是要识别和杜绝“五个替代”:用目标替代行动,用愿望替代行动,用决心替代行动,用口号替代行动,用体系替代行动。
04、目标有没有转化成有效的行动,标准就是一个,看行动是不是一串QCstory和一群QCstory。
05、QCstory要有选题理由,有现状把握,有要因分析;然后再决定该采取什么对策,对策如果验证有效,还要立即考虑能不能标准化,全公司推广。
06、我们做方针管理,设定的就是挑战性的目标,那就不是团队随便做做就可以达成的,而是得去做过去做不到的事儿,得去突破过去的瓶颈。
07、问题解决型QCstory,已经成为华与华品质改善的规定动作。员工做行动课题,都得承诺是按照这个步骤一步步操作下来的,他们叫做“华与华课题循环工作法”。
08、我们需要回到精益管理的一个底层思维。就是丰田那句著名的话,“现状是最坏的”。也就是说,不要满足于已经实现的经营成果,要站在客户需求、未来变化的视角,寻找现状的不足,坚决地改善和创新。这件事儿,公司的方针里一定不能少。
以下为正文:
你好,我是胡光书,欢迎来跟我学精益管理。
上一讲,我们讲了公司的中长期目标究竟应该怎么定,这里的关键就在于,目标要有挑战性。这一讲,我们再来看一看,怎么把挑战性目标,转化成具体的行动。
我们都知道,公司的目标要落地,就要再进一步拆解。但是在很多地方,拆目标这个活儿,很容易就变成了简单的数学题,这个指标你背多少,那个指标我背多少,然后就各自回去包干。这样的拆解,基本上没什么意义,因为没法落地。
好一些的情况下,大家凑在一起,也能想出一些行动方案,但是你会发现这些方案,拍脑袋的成分比较多。同样一个事儿,今年是这么干,明年就是那么干。拍脑袋决策,也不能说错,因为人的直觉也是经验积累的结果。但是直觉的成功率太低了,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就更不能沉淀成组织的知识,变成组织的能力。组织能力不成长,明年就只能继续拍脑袋。
那怎么能把公司目标转化为有效的行动,同时还提升组织能力呢?
这一讲,我们就来看一看。
目标要落实为一串QCstory
我先带你看看,我在一些企业的年度方针书里,经常看到的五句话,咱分别判断一下,这么写,能不能把目标转化成有效的行动:
第一句,“我们要提升品质,良品率达到80%”。
——这是把目标转化为行动吗?不是,这就是目标本身,没有行动。
第二句,“我们一定要把品质提升到业内一流的水平”。
——这也不是行动,这是表决心。精神可嘉,但无法落实。
第三句,“每一个人都要保证自己工序的品质”。
——这还不是行动。这是许愿。许愿如果能达成目标的话,那就不需要管理了。
第四句,“品质第一”。
——这叫喊口号。嘴上说得再大声,也没啥用。
第五句,“建立品质管理体系”。
——这句特别具有迷惑性,给你3秒钟时间考虑。
其实,我告诉你,这也是偷梁换柱,用体系代替了行动。很多人经常在方针书里这么写,你说他们不对,他们还觉得特别冤枉。
建体系为啥不对呢?因为体系不是凭空建起来的,你没有说明具体的方法,方法没有经过验证,还是停留在脑子的想象,是不可能有效的。
所以,我们讲,判断转化目标的行动成不成立,先要看下级有没有用五个东西替换了应有的行动,也就是要识别和杜绝“五个替代”:用目标替代行动,用愿望替代行动,用决心替代行动,用口号替代行动,用体系替代行动。
好,说完了错误做法,我们再来看正确的。
通常,我跟企业讲的时候,喜欢说一句话:目标有没有转化成有效的行动,标准就是一个,看行动是不是一串QCstory和一群QCstory。
所谓一串和一群,就是上下对齐、左右拉通的意思,这个我们下一讲再讲。所谓QCstory,我们前面第11讲讲过,是精益管理中,解决挑战性难题的一套通用方法。
QCstory要有选题理由,有现状把握,有要因分析;然后再决定该采取什么对策,对策如果验证有效,还要立即考虑能不能标准化,全公司推广。我们前面讲QCstory,重心放在如何提升员工解决难题的能力,但其实,公司的目标拆解为行动,底层逻辑还是QCstory。
为什么这么讲呢?
你想,我们做方针管理,设定的就是挑战性的目标,那就不是团队随便做做就可以达成的,而是得去做过去做不到的事儿,得去突破过去的瓶颈。这就跟我们用QCstory解决难题的过程是一回事儿了。
说到这,咱也就是明确了,我们在做方针管理的时候,拆目标,不是拆数字,而是拆行动,然后用QCstory的方法,来攻克这些行动课题。
进一步,我们再来看公司方针中的QCstory的两个分类:问题解决型和课题探索型。明确这两个分类,你对于目标拆解的理解,会更深一些。
问题解决型QCtsory
先来看第一类,问题解决型QCstory。
问题解决型QCstory,专注于改善什么问题呢?就是我们应该能做好,但过去却没做好的事。我们就要为这个目标跟现状的差距,寻找原因和对策。
解决了这些问题,就能补上企业的短板,突破瓶颈,获得增长的新机会。
这里的关键是什么呢?是两个验证。
一个是,行动方案不是拍脑袋得出的,而是从我们过去的行动中分析出来的。所以,我们得去拆解自己过去行动中的4M因素,也就是人机料法哪里出了问题,要充分把握现状,有充分的事实、数据可验证。我们在QC story那一讲已经强调过,现状把握彻底了,就有了70%的答案。
第二个是,当我们找准问题,制定了行动方案的之后,也要通过结果验证。验证没问题了,就说明确立了正确的因果关系,对策是有效的,就可以作为基准,马上用起来。
我给你举个例子。咱们课程前面多次提到华与华,华与华做品牌营销,其实已经有一套很成熟的方法论,也就是很多得到同学听过的超级符号理论。但是在日常执行过程中,光有这套理论还不够。
比如,他们每服务一家企业的时候,都有一个关键动作,去做目标企业的高层深度访谈。从访谈中,了解企业产品、历史、文化基因,然后为他们创造超级符号。他们把这个过程,叫作企业寻宝。
你看,方法很清晰吧。但是实际操作中,经常会出现寻宝寻不准的情况。访谈出现了问题,创意就生产不出来。到底为什么寻宝寻不准呢?
这个问题,直接影响了他们做好品质这个公司级方针。那他们就把这个问题,作为了一个年度行动课题,重点攻破。用的方法就是问题解决型QCstory,这个行动课题做下来,结果沉淀了一套会议纪要标准流程。咱们前面14讲,其实也提到过。这个流程,既帮助他们改善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服务客户的质量。同时,也为组织沉淀下来了知识。
其实,问题解决型QCstory,已经成为华与华品质改善的规定动作。员工做行动课题,都得承诺是按照这个步骤一步步操作下来的,他们叫做“华与华课题循环工作法”。
坦率地来讲,我们绝大多数企业从目标中拆出来QCstory,99%其实都是前面的问题解决型。能把这一类的问题,都解决了,无论是目标达成,还是组织的能力,都能提升一大步。但是,优秀的企业,还得更进一步,继续提出课题探索型的QCstory。
课题探索型QCstory
什么是课题探索型QCstory?就是为了实现目标,干从来没有干过的事儿。在这里,我们要寻找的就是新技术、新方案。
稍微对比下。问题解决型QCstory,还是知道过去哪里失败了,回到失败的地方,拆解要素,找原因,找对策就好了。但课题探索型QCstory,难就难在,你哪怕连错误的道路都不知道,必须要从零开始摸索。去拆解课题的特性,提出假设,不断验证。
在华兴玻璃就有这么一个课题探索型的案例。
有一年,他们接到一个海外订单,有一个美国酒商跟他们定制一种2.5升超大型的带把手酒瓶,用来装龙舌兰酒。这种酒瓶对于他们的成型技术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他们之前大批量生产的,主要都是我们常见的对称结构的瓶子,比如啤酒瓶,没做过这么大的异形瓶。
如果从赚钱的角度来讲,这个订单其实并不大。但是,华兴玻璃当时已经是亚洲最大的玻璃瓶生产企业。他们还想要继续增长,就必须重视海外市场的客户,去海外寻找新机会。所以,他们就把这个客户的需求,列入了年度方针,当作一个重要课题去攻破。他们的工程师们花了半年时间,不断地摸索,不断地评估。最终攻克了这个工艺上的难题,与客户建立了长期的合作,这成为了他们进入美国市场的关键一步。
其实课题探索型QCstory的意义,所有人都是明白的。但是,人很容易在惯性的路上走,活得好的时候更容易自满。
这时候,我们需要回到精益管理的一个底层思维。就是丰田那句著名的话,“现状是最坏的”。也就是说,不要满足于已经实现的经营成果,要站在客户需求、未来变化的视角,寻找现状的不足,坚决地改善和创新。这件事儿,公司的方针里一定不能少。
总结
好,这一讲我们就讲完了,我们来总结一下。
我们说公司级目标制定后,各层级如何转化为有效的行动呢?
首先要避免“五个替代”:用目标替代行动,用愿望替代行动,用决心替代行动,用口号替代行动,用体系替代行动。
然后,行动应该体现为一连串的QCstory。QCstory分两种,问题解决型QCstory和课题探索型QCstory。前者用来解决我们过去行动中存在的问题,后者用来打破现状,创新性解决问题。
这其实就是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打造组织的能力。也就是说“既要多打粮食,也要增加土地肥力”。
那么,目标转化成行动之后,各部门又如何拉通对齐,制定全年度行动计划呢?我们下一讲来看。
我是胡光书,我们下一讲见。
本文领读:
王鲲鹏
华与华方法粉丝圈发起人
鲲鹏咨询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