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阅读
随着“语言敏感期”概念被推广,越来越多家长重视孩子的早期英语启蒙,各种资源泛滥的今天,总绕不过“分级读物”。
在给小伙伴团书时,经常会被问到,分级读物有哪些?和绘本相比哪个好?怎么读?...
类似问题被问太多,干脆做个汇总。
1、什么是分级阅读?
分级阅读起源于发达国家,基于孩子不同年龄段的智力和心理发展程度,为他们提供的阅读计划(由具体的分级读物组成)。
它最大的作用,就是帮助孩子学西语言、培养阅读能力。
2、分级阅读有什么优势?
孩子在不同年龄段,所表现出来的语言水平和认识能力并不相同,即使同一个年龄段,不同孩子也会有差异。
系统的、分层次的读物,能更好满足不同孩子在不同阶段的需求。同时也方便家长和老师更好地了解孩子的进度,进行差异化教育。
3、分级阅读和绘本哪个更好?
这个问题我曾分析过
分级读物类似于教辅,绘本则是文学作品。两个都好,分级提升语言能力,绘本熏陶审美。
一个当主食,一个做甜点,二者可兼得。
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带孩子启蒙,尤其是低幼娃,家长估计得起到60%以上作用。
如果家长水平(英语水平和启蒙方法)很高,那什么材料都无所谓。我也见过极优秀的英语老师,很小就带孩子读海尼曼,孩子吸收得特别好。
如果家长水平有限,那么前期应以建立孩子的英文阅读兴趣和习惯为主,最好选择甜心英语、小熊很忙之类的绘本,来吸引孩子注意力。
我家小E去年开始读英文绘本,经过不断打听,果断入手海尼曼,每天两本。直到现在,孩子虽不排斥分级读物,但明显对绘本更有兴趣。
我们每天读8-10本绘本,2本分级。
4、孩子多大可以开始分级阅读?
看年龄、看读物、看家长。
年龄:分级读物主要功能是语言学西,艺术性并不太高。书里的插图要么很简单,要么直接是实物照片。对于低幼娃,吸引力比如绘本大。
建议3岁以上开始加入分级读物,想更早一点儿,也要等孩子过了撕书啃书的阶段。
读物:许多书标明了建议阅读年龄,如牛津树建议四岁开始、海尼曼2岁以上等。
家长:确定带孩子读书的目标是什么。如果对孩子积累词汇量、语言达到某个水平有很明确的要求,那么孩子从四岁以后刷分级比较合适。
如果家长只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没有那么功利性要求,那么再小开始也无所谓。
积累词汇量完全不是我们亲子共读的首要目标,我最主要是想和孩子一起享受阅读的快乐。
意外之喜是,亲子关系亲密的前提下,小E的(听力)词汇量自然而然上来了。
5、如何挑选分级读物?
兴趣第一。许多家长在购书时问,这个真适合我家孩子么?我只能给建议,不能保证。
比如海尼曼,从难度和趣味性来看,确实是零基础入门的好材料。
有家长和我说,这是他买的最值的一套读物,孩子读得特别开心。也有家长说,孩子读了两本就扔一旁不理了。
目标导向。比如孩子近期在学自然拼读,可选择针对自拼的读物,如丽声故事会、牛津自然拼读、甚至海尼曼也可以(读物只是拼读训练材料,并不教自拼规则)。
因材施教。根据孩子的语言和认知能力来选择材料以及相应的阶段,切忌盲目跟风。
我收到过无数个家长私信,牛津树很火,为什么我们家推不动?
主要原因还在于,孩子的语言水平没达到晋级所需要求,所以难以推下去。
还是那句老话,材料不是最重要,坚持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