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2日,我们熟悉的琼瑶阿姨突然公开了一封自己给儿子、儿媳的公开信,向其交代了自己的身后事,也即为我们所理解的“遗书”。
信中,她表示,自己由《预约自己的美好告别》这篇文章中了解到,“《病人自主权利法》已经立法通过,而且要在2019年01月06日开始实施了!换言之,以后病人可以自己决定如何死亡,不用再让医生和家属来决定了。”所以对她来说,“这真是一件太好太好的喜讯!虽然我更希望可以立法《安乐死》,不过,《尊严死》聊胜于无,对于没有希望的病患,总是迈出了一大步!”
她在信中说道““活着”的起码条件,是要有喜怒哀乐的情绪,会爱懂爱、会笑会哭、有思想有感情,能走能动……到了这些都失去的时候,人就只有躯壳!我最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失智和失能。”
所以,她叮嘱儿子,无论生什么重病,她都不动大手术、不送加护病房、不插鼻胃管。气切、电击等急救措施全都不要,只要让她没有痛苦地死去就好。
她的这封信和这种生死观念,当时一经发出,就收到了广大网友的热议。让人震惊、让人震叹、也让人忧伤。
可是,最耐人寻味的,不是她信的公开内容,而是信的背后人们对生死的思考。
要知道,中国文化中,是极忌讳“死亡”这个话题的,提起它,人们只有“沉重”、“悲伤”、“痛苦”这些描述词,大家对此避之不及。
但是啊,衰老和死亡,是每个人必然会经历的人生阶段,也是我们最后的宿命,在人生最后的时候,你是会选择安静地离开人世,还是让那些管子插满身体,躺在病床上痛苦地死去呢?
《最好的告白》这本书,作者阿图•葛文德,是美国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影响奥巴马医改政策的关键人物、哈佛医学院教授等等,作者一堆的名号可以总结成一句话,优秀的医生、学者兼畅销书作家。他结合临床医学经验,用无比流畅的文笔,通过故事讲述的方式,主要和读者探讨了三大话题:临终医疗、护理和养老。读后对于我们如何客观看待疾病和死亡风险,如何面对人生“最后一程”起到了积极思考的作用。
《最好的告别》这本书,副标题是“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人们总是说自己害怕死亡,但是在我看来,一个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没有人害怕死亡,人们只是惧怕死前的痛苦而已。
书中说,有研究显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一个国家的医疗发展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国家极度贫困,因为得不到专业诊断和治疗,大多数人在家中亡故。第二个阶段,随着国家经济发展,人民收入水平提高,更多的资源使得医疗得到更广泛的提供,患病的时候,人们求助于卫生保健系统。生命终结往往在医院去世。
第三个阶段,国家的收入攀升到最高的水平,即便罹患疾病,人们也有能力关心生命质量,居家离世的比例又增加了。
很显然,我们国家的医疗发展还处于第二阶段,大部分人和家庭对于医疗的依赖还处于“患病了去治疗”这个理念当中,只想和医生讨论下一步的治疗选项,而不是讨论死亡。做这些治疗想的不是可以增加几个月的寿命,而是数年,甚至可以痊愈。每个人的目标都很一致,那就是如何活下去。
现代科学的发展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生命的进程,过度的技术干预剥夺了临终者生前最后所需的关怀。托尔斯泰的中篇小说《伊万·伊里奇之死》描写了伊万·伊里奇在人生的最后时刻最希望得到的是心理的纾解与心灵抚慰,但是他身边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满足他这些心理上的需求。作者借这个故事引出:医学的进步可以使人的身体得以存活下去,但是却无法满足精神上的需求。换句话说,人们只在乎你有没有停止呼吸,并不在乎你是否愿意。
2005年10月17日,一代文学巨匠巴金先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在此之前,他全身插满管子“活”了6年,似乎所有人希望他“活着”,而这个标志就是“还有呼吸在”,想来这样对他好不公平,他是那样一个体面、有思想的人。
《诗经》里有一句"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赞美了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之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更是表达了对孝敬父母的认同,当我们还在感慨第一批90后已经开始脱发养生时,父母的衰老早已悄然而至。
在中国,如果老人衰老病危,子女一定会竭尽全力去让他们接受治疗,至于那些“在病床上拔掉氧气管”的新闻,主人公一定是被广大民众所唾骂和不齿的。在我们看来,有能力时多给老人花钱、把他们接到身边生活、而不是送去养老院让他们独自生活,这是中国人所理解的“孝”。
但是书中作者父亲的例子告诉我们,很多老人更加注重死去的尊严,不想被过度的医疗折磨的痛不欲生,不言以接受那个失去了自主能力的自己,不想被人摆布,他要的是生命最后的尊严,和自己对生命的把控。
这就是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差异。
其实,这也是一件需要医生和患者及社会全体人员共同改变的事情,也就是说,我们要在“人必死性”方面谋求共同的观点,以生命尊严和保持有意义生活作为生存追求,以至于人生最后一阶段不再那么痛苦。
我们的最终目的不是好死,而是好好地活到终了。
愿所有热爱生命的人,最后都有一个好的落幕。
因为这场落幕,也是生命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