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告别》:接受最好的告别,勇敢面对生死

2017年3月12日,我们熟悉的琼瑶阿姨突然公开了一封自己给儿子、儿媳的公开信,向其交代了自己的身后事,也即为我们所理解的“遗书”。


信中,她表示,自己由《预约自己的美好告别》这篇文章中了解到,“《病人自主权利法》已经立法通过,而且要在2019年01月06日开始实施了!换言之,以后病人可以自己决定如何死亡,不用再让医生和家属来决定了。”所以对她来说,“这真是一件太好太好的喜讯!虽然我更希望可以立法《安乐死》,不过,《尊严死》聊胜于无,对于没有希望的病患,总是迈出了一大步!


她在信中说道““活着”的起码条件,是要有喜怒哀乐的情绪,会爱懂爱、会笑会哭、有思想有感情,能走能动……到了这些都失去的时候,人就只有躯壳!我最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失智和失能。


所以,她叮嘱儿子,无论生什么重病,她都不动大手术、不送加护病房、不插鼻胃管。气切、电击等急救措施全都不要,只要让她没有痛苦地死去就好。


她的这封信和这种生死观念,当时一经发出,就收到了广大网友的热议。让人震惊、让人震叹、也让人忧伤。


可是,最耐人寻味的,不是她信的公开内容,而是信的背后人们对生死的思考。


要知道,中国文化中,是极忌讳“死亡”这个话题的,提起它,人们只有“沉重”、“悲伤”、“痛苦”这些描述词,大家对此避之不及。


但是啊,衰老和死亡,是每个人必然会经历的人生阶段,也是我们最后的宿命,在人生最后的时候,你是会选择安静地离开人世,还是让那些管子插满身体,躺在病床上痛苦地死去呢?


《最好的告白》这本书,作者阿图•葛文德,是美国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影响奥巴马医改政策的关键人物、哈佛医学院教授等等,作者一堆的名号可以总结成一句话,优秀的医生、学者兼畅销书作家。他结合临床医学经验,用无比流畅的文笔,通过故事讲述的方式,主要和读者探讨了三大话题:临终医疗、护理和养老。读后对于我们如何客观看待疾病和死亡风险,如何面对人生“最后一程”起到了积极思考的作用。


《最好的告别》这本书,副标题是“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人们总是说自己害怕死亡,但是在我看来,一个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没有人害怕死亡,人们只是惧怕死前的痛苦而已。


书中说,有研究显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一个国家的医疗发展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国家极度贫困,因为得不到专业诊断和治疗,大多数人在家中亡故。第二个阶段,随着国家经济发展,人民收入水平提高,更多的资源使得医疗得到更广泛的提供,患病的时候,人们求助于卫生保健系统。生命终结往往在医院去世。

第三个阶段,国家的收入攀升到最高的水平,即便罹患疾病,人们也有能力关心生命质量,居家离世的比例又增加了。


很显然,我们国家的医疗发展还处于第二阶段,大部分人和家庭对于医疗的依赖还处于“患病了去治疗”这个理念当中,只想和医生讨论下一步的治疗选项,而不是讨论死亡。做这些治疗想的不是可以增加几个月的寿命,而是数年,甚至可以痊愈。每个人的目标都很一致,那就是如何活下去。

 

现代科学的发展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生命的进程,过度的技术干预剥夺了临终者生前最后所需的关怀。托尔斯泰的中篇小说《伊万·伊里奇之死》描写了伊万·伊里奇在人生的最后时刻最希望得到的是心理的纾解与心灵抚慰,但是他身边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满足他这些心理上的需求。作者借这个故事引出:医学的进步可以使人的身体得以存活下去,但是却无法满足精神上的需求。换句话说,人们只在乎你有没有停止呼吸,并不在乎你是否愿意。

2005年10月17日,一代文学巨匠巴金先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在此之前,他全身插满管子“活”了6年,似乎所有人希望他“活着”,而这个标志就是“还有呼吸在”,想来这样对他好不公平,他是那样一个体面、有思想的人。

《诗经》里有一句"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赞美了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之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更是表达了对孝敬父母的认同,当我们还在感慨第一批90后已经开始脱发养生时,父母的衰老早已悄然而至。

在中国,如果老人衰老病危,子女一定会竭尽全力去让他们接受治疗,至于那些“在病床上拔掉氧气管”的新闻,主人公一定是被广大民众所唾骂和不齿的。在我们看来,有能力时多给老人花钱、把他们接到身边生活、而不是送去养老院让他们独自生活,这是中国人所理解的“孝”。


但是书中作者父亲的例子告诉我们,很多老人更加注重死去的尊严,不想被过度的医疗折磨的痛不欲生,不言以接受那个失去了自主能力的自己,不想被人摆布,他要的是生命最后的尊严,和自己对生命的把控。


这就是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差异。


其实,这也是一件需要医生和患者及社会全体人员共同改变的事情,也就是说,我们要在“人必死性”方面谋求共同的观点,以生命尊严和保持有意义生活作为生存追求,以至于人生最后一阶段不再那么痛苦。


我们的最终目的不是好死,而是好好地活到终了。

愿所有热爱生命的人,最后都有一个好的落幕。

因为这场落幕,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236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867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715评论 0 34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99评论 1 27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95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733评论 1 28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85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722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025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96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816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47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57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00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54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204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61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