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妇女发展新图景

金秋北京,全球妇女峰会汇聚世界目光。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题为《弘扬北京世妇会精神,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的主旨讲话,系统回顾30年来全球妇女事业发展成就,直面当前挑战,提出四点中国主张,为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擘画蓝图。讲话立足人类文明进步高度,彰显中国推动性别平等的责任担当,为国际社会提供行动指南。结合基层实践,需从环境营造、动能培育、治理构建三个维度深化落实。

一、固本培元筑基石,和平护航启新程

“安宁沃土育芳华,安全屏障护巾帼。”和平稳定是妇女发展的首要前提。当前,全球超6亿妇女深陷战乱冲突,10%的妇女生活在极端贫困中,暴力与歧视仍是普遍困境。讲话强调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为妇女成长构筑坚实屏障。基层工作中,需将妇女保护纳入社会治理体系,例如在社区建立战乱地区妇女援助站,提供心理疏导与技能培训;在乡村推行“反家暴联动机制”,整合司法、妇联、医疗资源,形成快速响应网络。云南某县通过设立“边境妇女安全屋”,三年内帮助1200余名跨境婚姻妇女获得法律援助,这一实践印证了安全环境对妇女赋权的基础性作用。

二、创新驱动强引擎,数字赋能拓新域

“科技浪潮激活力,数字蓝海绽芳华。”新一轮科技革命为妇女发展注入新动能。讲话提出以科技创新赋能妇女事业,支持其在绿色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领域女性创业者占比超50%,但全球性别数字鸿沟依然存在。基层实践中,可推广“数字技能培训计划”,在职业院校开设人工智能、大数据课程,定向培养女性技术人才;搭建“巾帼科创平台”,为女性科研人员提供项目孵化、资金支持。浙江某市通过“云上巾帼工坊”项目,帮助山区妇女掌握电商运营技能,三年内带动农产品销售额突破8亿元,展现了数字技术对妇女经济参与的赋能效应。

三、法治护航促公平,权益保障筑新局

“良法善治润心田,权益保障筑坦途。”完善的法治体系是妇女全面发展的制度保障。讲话强调完善制度法律,拓宽参政渠道,营造包容社会环境。中国已建立31个省级法规政策性别平等评估机制,但基层执行仍存短板。需推动“性别平等审计”纳入政策制定流程,例如在乡村振兴项目中设置妇女受益专项指标;建立“妇女权益保护联动中心”,整合法院、妇联、公安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四川某县推行“村规民约修订行动”,将反对早婚早育、保障土地权益等内容纳入条款,使妇女在集体资产分配中的参与率从42%提升至68%,彰显了法治建设对妇女权益的根本性保障。

从北京世妇会的历史回响,到全球峰会的现实行动,中国始终是妇女事业的坚定推动者。讲话提出的四点主张,既是对30年发展经验的总结升华,更是对未来挑战的主动回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唯有将顶层设计转化为基层实践,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方能让“半边天”的智慧与力量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南平市延平区峡阳镇林熙迪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