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很遗憾的说,此时的心情是沉重的。因为这个话题深处,隐藏着很多不可告人的秘密。
秘密一
当我们讨论看别人不顺眼,是因为你的修养还不够,你不喜欢她已经到了极致,就是她做的再好,你也不会喜欢她了。
跟有些人其实没什么交集,但就是觉得讨厌;其实是自己太狭隘,不够包容。嫉妒心作怪,分裂人格。
如果你讨厌一个人时,是你曾经伤害过的人。可能是你曾经的某种不道德的行为,怕引起报复,那么这种讨厌是很正常的,背后是累积的恐惧。
秘密二
当你对没有交集的某个人感到讨厌时,也许你讨厌的并不是这个人,而是你自己。这个人既可能是过去的某个让你伤害的人,也可能是你自己。
我想没有人敢说不讨厌自己吧。在心理咨询中,自我嫌恶的话语是经常可以听到的:“要是我再外向些就好了”、“我不喜欢自己”、“我觉得自己就是一坨屎”、“我太自私,天冷了就穿衣,肚子饿就要吃饭”,再严重一点的是:“我有罪,我应该坐牢”。。。
为了证明自己,个体发明了一种心理机制:把自己所讨厌的部分加诸别人身上,并加以攻击。
通过这样的操作,人们扔掉了自身讨厌的部分,保持了自己是足够好的感觉。这种心理机制的学术名叫做投射。
由于对自己的不满意,所以我们见不得别人的成就,特别是身边人的成就。因为他人的成就会激起我们对自己的不满意感,这种不满意感是嫉妒的重要来源。
秘密三
由此,每次当你讨厌一个人时,恰恰是认识自己的一次机会。不妨扪心自问一下:
会不会是我将对过去某个人的厌恶移置到对方身上了?
会不会是我将对自己的不满意部分投射到了对方的身上了?
会不会是对方的成功激起了我对自己的不满意?
这样的反省有助于改善自己心里的恐惧。当然,核心是悦纳自己,接纳了自己也意味着接纳了别人。
但是,当我们身处一个自我嫌恶的社会文化时,如何又能做到独善其身呢?
秘密四
其实,我们眼中的讨厌别人,或许就是心中隐藏的自己。只是,这个心中的自己,不被我们接受,甚至被我们厌恶,所以把这种感觉转移给别人。
表达着对别人的态度,我们同时也定义着自己。
只是如果过度采用分裂的防御机制,我们虽然可以降低内心冲突的焦虑,也获得了一个不完整的我。
这种不完整的内心意味着,我们内心的某些愿望被尘封,在暗无天日的角落深处布满灰尘。这些阴影会滋生和繁殖。滋生的黑暗会笼罩在我们心头。
我们会产生黑暗中的无助和恐惧,或以厌恶的方式把焦虑投射给别人。
中国古代的儒者强调:
君子不该责人论是非,而应反省自己动心忍性。
王阳明说:“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舜能化得象的傲,其机括只是不见象的不是。若舜只要正他的奸恶,就见得象的不是矣。象是傲人,必不肯相下,如何感化得他?”
从这个角度看,王阳明和其他儒学大师,在交往时更强调克己功夫。
“明理可以戒惧,克己可以戒怒。”
儒学对人性其实给出了深邃地解答。
只有消除私我,只有拥有了慈爱心和平等心,人性的光辉才能照亮内心。
按照良知的标准,他人不是令人生厌的,而是成为自己的一面镜子。
只有拥有了慈爱心和平等心,人性的光辉才能照亮内心。
王阳明临终所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此心照亮了别人,才能照亮了自己。
所以,讨厌别人,是因为,你认为,别人也在讨厌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