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中国的传统道家思想,讲究淡然平静的心态。它也是一种思想境界,是古代修身的要求。 即无论外界或自我有何种起伏喜悲,都要保持一种豁达淡然的心态。

你也许会说,如果大家都有这样的心态,那这个世界上会少很多的故事。什么悲欢离合、生离死别、有情无情种种爱恨情仇都不复存在了。

祝英台嫁人了,梁山伯也就另娶他人了。万喜良修长城了,孟姜女也就改嫁了。这可得省多少的事呀……可以想见,它并不能这样单纯的理解。何况感情的事谁又能说得清呢。人即已为人,他的感情必定是丰富多彩的,不然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的影视文学作品欣赏了。

我想这更多的是对其他方面来说的。诸如遭遇天灾人祸,事情已经发生了,是不以人力为转移的,不管是谁都不能改变事实。与其悲天悯人,不如淡然面对。

伟人之所以能成伟人,就是因为他们在面对困难挫折时能看到其背后的力量。凡事都有其积极的一面,跨过去就会有另一番天地。而普通人要不一生平淡无奇,要不就死在困难的面前……

这个世界,只有你自己才是核心。你在世界在,你不在了,它就会随你走了……

为物喜也好,为己悲也罢,到最后都需要你来决定结果。记住你才是生活的主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