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只听说过杭州许仙与白娘子邂逅的西湖,来到贵州后才知道惠州也有西湖、雷峰塔,顿时思绪翩飞想起了西湖水干、雷峰塔倒,白娘子才可以出来的美丽传说。
而如今杭州雷峰塔早已倒塌、西湖水肮脏不堪,为与相公团聚引来西湖水淹没雷峰塔,而被法海关在雷峰塔下的白娘子,也早已得偿所愿与许仙、青儿升天成仙,狠心拆人姻缘的老和尚法海也一道升了天。
灼热的阳光泼洒在游人五颜六色的伞面上,盛夏八九点的太阳热烈得已经可以晒红你白嫩的肌肤,如猫儿来到新家般好奇地踩在林荫小道铺设的石子路。
不远处古色古香的凉亭传出吹拉弹唱的民乐,若是行家可分辨出他们的乐器,二胡、笛子和古筝热热闹闹的民乐大合奏,老人们吃过早饭便赶到西湖在古亭里乘凉。
清凉的风儿随着西湖招来欲爬上岸的小波浪袭来,似火的骄阳穿透层层叠叠的枝叶形成斑驳的形状,慢悠悠如闲庭漫步般行走在大自然的世界里。
时不时坐下来边休息边品尝家中带来的龙眼,颗颗龙眼果肉饱满鲜嫩多汁可解渴又不上火,趴在石栏上眺望着西湖远处的雷峰塔。
眼前水面宽阔西湖水略带浑浊,不免回忆起白娘子施法降雨与许仙西湖邂逅的故事,千年等一回本为报恩了断尘缘,白蛇陷入情劫却终究不悔。
接着便穿过形形色色的路人通往搭牵着西湖两岸的石桥,前方古墙屋檐下栽着挂满红丝带的姻缘树,游人或来或往前去观看雷峰塔或东坡像。
几十米长石梯直达那模仿出名的雷锋塔,塔内因木梯失修早已封锁不得进内,男女老少们皆与雷峰塔拍照留念,游客们慕名而来一波波涌向雷峰塔,仰拍几张雷峰塔的全景后便匆匆离开。
再往里面老人们闲适地憩息在落地而起的蜿蜒长亭,游人们两相对坐闲坐在此处乘凉歇息,而另一边设立着东坡居士等人的雕像。
旅客们认真地听着导游历史老师般解释苏东坡的事迹,无奈某吃货听闻东坡雕像便尽想到他有名的东坡肉,还得意地瞎显摆说成了红烧肉。
继续走下来以为路已尽古庙内却别有洞天,围栏下偌大的两鱼塘飞跃起活蹦乱跳的鲫鱼,青山绿水依傍着门前小桥流水的人家,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如壁纸般美丽动人。
青翠欲滴的绿影下一片青舟高冷地闲坐着,青绿的鱼塘旁的竹林乘凉着几只皮毛油亮的黑山羊,路过鱼塘边蜿蜒曲折的肠道后,不小心入了仿佛蜘蛛精窝般的幽深青绿色的岩洞。
发现岩洞内别有它景收藏着各种古老的农具,70年代从小生活在乡村的读者们应该尚且熟知,梨耙、铁铲、木锄、石磨、水车、风车和打禾机等等。
现在耕田种粮的人越少、年轻人眼里木制农具越加稀奇,而浸透着老辈人汗与泪的农具成了热门旅游景点的展览物,旅客们浏览后或心情复杂如五味瓶,或新奇无知似张白纸。
乡下老家再常见不过、农民再熟悉不已,新旧交替、万象更新留下感叹而已,步履沉重或轻松愉悦走出岩洞后。
莲田、瀑布、水亭与石桥,大片莲田盛开着满塘鲜嫩青绿的莲叶,红黄鲤鱼穿梭在小伞般莲叶下的莲茎之间嬉戏。
小孩子欲伸手捞起逗得乐不可支,莲花可远观、莲蓬可除湿气以及莲藕可食用,莲叶、莲心和莲梗均可清热消暑,忆起采藕人驾着船大量挖藕模样。
再往前不久便走出西湖如画般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