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写作文,特别喜欢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作为作文开头,突然间发现到了11月份,毕业四个月了。回顾过去的四个月,又掉入了否定与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中,消沉了一段时间,打开手机电台,切回来熟悉的旋律。
高考百天总动员
初中时,就有了晚睡的习惯。下晚自习后,第一个冲出校门,跑回家的第一件事是把收音机打开(爸妈怕影响学习,不让看电视~),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夜间播报,固定的栏目《千里共良宵》,伴随着一篇篇散文、诗歌的诵读,做功课。待两个小时的节目结束之后,自己才上床睡觉。
一开始是抱着写作业怕瞌睡听广播,后来却变成为了听广播写作业。进入高中,课业更加紧张,但是听广播的习惯却保留了下来,这时一档专门为高考考生录制的《神州夜航——高考百天总动员》被自己视为珍宝,在那个精神鼓舞匮乏的年代,这档节目成为了我前进的号角,力量的源泉。
主持人林白也将这档节目连续做了7年,去鼓舞一届又一届的高三考生。我在备考中,将《高考百天总动员》的所有节目拷在MP3中,一遍又一遍的播放,用笔记本去摘抄那些鼓舞人心的话语。听着那些努力后获得高考成功的听众来信,那些和自己一样焦头烂额的考生的倾诉,感觉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备考的炎炎夏日中,《风笛》的号角鼓励着自己一次次站起来。
后高考时代
高考结束后,每当自暴自弃的时候,我就会打开《风笛》,仿佛看到那个白衣翩翩的少年,那个在雨中肆意奔跑的少年,那个无比坚毅的少年。有句话有点矫情,但是很管用,今天的你对得起曾经的努力吗?每次到这个环节,自己就感动的一塌糊涂,把扔下的事重新捡起来。
高三时,我曾经信誓旦旦的告诉妈妈,只要我经历过高考,没有什么事坚持不下去的。而事实却是击垮自己的往往不是艰辛和磨难,而是安逸。毫无疑问,毕业后每件事与高考比起来,都要简单的多,可是自己却再难有那种可以坚持下去的勇气和毅力。
可能受罗永浩的影响,自己每做一件事都要整成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凉情怀,然后用这个假想的状态来把自己置于尽可能接近高三的氛围当中,从而把自己的洪荒之力激发出来。
今天距离毕业四个月了,没有了刚工作时的新鲜和不知所措,但是随着熟练也带来了工作的倦态,不再每件事都是激动和去挖空心思去改进,开始沿袭别人的想法。开始接受一些世俗化的价值观,开始慢慢动摇努力并不是唯一的方式。
但是融在血液之中的《风笛》时刻不再提醒着自己,这并不是我。我希望自己做的每件事都非常有意义,而有意义的前提是感动自己。这种感动越来越缺失,不安就会越来越强烈,开始陷入否定和自我否定的循环之中。
对一个长跑者,想要不断的跑下去,需要给自己树立一个个阶段性目标。用一次次的冲刺的喜悦来鼓舞自己不断跑下去。此刻的这个时间点,对我来说非常重要,需要确定自己的职业专长方向。距离公司规定的“开题报告”时间越来越近,仿佛又到了高三那个百天誓师大会。(瞎激动的睡不着~)
即使不为“开题报告”,为了20多天后的考试,自己也应该再激动一下。何况我认为自己还是那个白衣翩翩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