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原生家庭呢?大家百度一下都可以清晰了解——原生家庭是指生活于父母的家庭,儿女还未组成新生家庭,这样的家庭便是原生家庭。
我们大多数的父母就是原生家庭的父母,极少部分则是继父母或者其他养育者。
那么,紧接着思考,原生家庭对塑造健康的人格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呢?如何看清它呢?
一、自我认知
正确的自我认知,是塑造健康人格的基础。
我们每个人都要对自己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价值观的取向。什么是好?什么是更好?什么是最好?这样才会更有效的去塑造健康的人格。
在《论人的成长》这本书中,罗杰斯对自己的原生家庭成长中的认知是:
“整个小学阶段,我傲慢独立。在成年的关键几年中,我没有亲密朋友,我更像是一个完全的局外人和旁观者。我意识到我自己是一个特别的独来独往的人,在内心给其他人只留下了一丁点的空间。我缺乏社交能力。”
从罗杰斯的描述中,这就是原生家庭所构建出的自己。一个极具没有安全感的自己、一个不被爱同时也没有爱的能力的自己。
这样的认知及内在严重的无力感,导致他差不多可以被诊断为精神分裂。好在通过后面的经历及专业的自救,罗杰斯最终走了出来,有效的补救及重塑健康人格。
罗杰斯的原生家庭,是怎么造就如此无力的他?这个问题,将在接下来的分析中觉察出。
现在,我们再思考一下,如何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呢?以及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呢?
在这里我着重提出一个非常简单、高效且易操作的方法——阅读!
关于阅读的重要性,在我之前的文章中,有详细的阐述,感兴趣的可以翻阅查看。在此,我仅对应上面的问题来进行剖析。
价值观决定命运!而阅读有助于价值观的塑造。父母对于孩子的价值观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在儿童时期,孩子的模仿力很强,父母的价值观会印化到孩子身上,所以才更是要求父母言教不如身教。
故,首先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三观正的家庭,从小孩子耳濡目染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其次,就是懂得借力。因为我们每个人能力有限,我们做不到的或暂时形成不了好的影响力,就可以通过借力让孩子拥有这样的榜样。
那么,这个借力的最有效、最简单的途径就是阅读!
孩子阅读的过程,正是塑造良好品格的过程。在阅读中,孩子会懂得感恩、懂得分享、懂得有爱心、懂得乐于助人、懂得上进、懂得要有勇气与坚持……,潜移默化中在书中找到了学习的榜样。
这方面我是收益者。因为我从我孩子(小学二年级)的每篇读后感中,正是看到了塑造良好品格的过程。
这样的方式是非常欣慰与省心的。所以,培养孩子建立正确的认知及良好的品格,阅读就是最有效、最简单的方式!
二、自我调节能力(抗挫折能力)
自我调节能力是个体改变心理状态,适应环境要求的能力(百度搜查)。自我调节能力是塑造健康人格的重要评定标准之一。
而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建立在内在的安全感之上。如果孩子早期与父母能够顺利的建立安全依恋,那么孩子会拥有内在强大的安全感,将来面对任何挫折与困难的时候,都有勇气与自信来解决,将会赋能孩子的一生。
反之,如果没有顺利的建立安全依恋关系。那么孩子的内心是没有安全感的,对自己及对外在的一切,都缺乏信任感,没有勇气及自信去争取该争取的一切。
而在罗杰斯的描述中,他就没有与父母顺利的建立安全依恋。他是这样描述的:
“我从来没有与他们分享过我的想法和感受,因为我知道,这些想法会被他们评价,发现不足,我的想法,幻想和一些在意的感受都不与人分享。我完全缺乏现在所重视的与他人的亲密关系和沟通。”
非常让人心痛的经历。罗杰斯在原生家庭里,时常被否定、被批判、被剥夺感受及不被接受与看见,这样让罗杰斯内在毫无安全感,并且缺乏自信。好像被父母施了魔咒:“你是个不值得被爱的孩子”。
这对罗杰斯的性格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身心都深受其害,从而,缺乏自我调节力。所以,罗杰斯本人也深深的感受到了一种来自内在的无力感。这都对一个人的健康人格塑造,形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接着我们再思考——如何培养及提高孩子的自我调节力?
首先,通过上面的阐述,我们首先引导孩子能够顺利的与我们建立安全依恋关系。
其次,我们要足够的相信孩子,给予孩子强大的内在自信,赋予孩子积极的自证预言。
这样孩子在面对任何人生中的困惑或者低谷的时候,都拥有强大的内在去自我调节,有勇气去面对及智慧应对。
三、接纳、允许、信任与自由
被接纳、被允许、被信任以及拥有内在的自由感,对每个人来说,它属于美妙的生命体验。这种丰富且美妙的体验会带给自己强大的内在力量,也是衡量健康人格的标准之一。
罗杰斯的回忆:
“我开始有点意识到自己渴望陪伴,但我的这种渴望的满足,首先被父母的态度阻碍,其次被环境阻碍。我没有任何亲密的人际关系。”
这种一再的被否定、被干涉、被控制的负面体验,将罗杰斯推向孤独的黑暗中。
罗杰斯所发出的能量,被认为是坏的能量,是不被认可的,更是不允许的。持续下来,他就丧失了真实的自我感受的能力,并且被剥夺了自由的权利。就这样在不良的原生家庭中渐渐迷失了自己,陷入活着的谜团……。
试想我们身上有这样的影子吗?我们是否又对自己的孩子重复错误的轮回脚本?
如果有,那很庆幸自己觉察到它。通过学习,让自己走出这样的影子。并且避免这不良的影子,再印化给下一代。
你看,罗杰斯做到了,他通过自己后来的努力,渐渐走出了原生家庭所带给他的所有黑色的“诅咒”。
他是这样描述的:
“后来我发现,个人的想法和对未来的梦想,确实可以在相互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这是一种成长的经历。”
“我知道了,与他人的深层次的分享是可以实现的,而且可以让人得到充实。我可以相信,一个团队会朝着显著的有意义的个人的成长方向发展,我开始意识到每个学校的负责人可以只带着大家成长,信任他们监管下的学生。慢慢的,我还学会相信自己的感觉、想法,还有脑袋里不断出现的目标。我发现自己变得更加轻松,更加真诚,更能深入了解。”
他逐渐恢复了信任的能力,慢慢的被接纳、被允许,这种可以成为自己的自由的体验感,让他充满了幸福。快乐的享受同时,他也非常的珍惜,并珍惜自我内省的时光(探索自己、冥想和思考)。
看到罗杰斯的成长,总算是为他松了口气,他是我们了不起的榜样。通过他的成长史,也给予我们极大的自信。如果我们身上有这样的影子,不用惧怕与焦虑,向这个榜样学习,通过自救走出阴影。
另外,在面对孩子的塑造健康人格方面,我们首先要把罗杰斯的经历,当做是做父母的警醒,减少及避免自己再犯同样的错误。
其次,在教育与引导孩子方面,建议“无为”。
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守好自己的方寸地,不去干涉、不去控制、不去打击、不去评判,尊重孩子并允许孩子成为自己。
从而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最后,一起欣赏罗杰斯高度共鸣的一句话: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
只有自己人格健康,才能养育出健康人格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