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如水样为特征的小儿常见病。以2岁以内幼儿多见,四季均可发生,夏秋季居多。同西医“腹泻”,见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
【基本病机】
小肠不能分清别浊,或(和)大肠传导失常。
【病因】
外邪:细菌、病毒、寒湿、湿热
内伤:伤食、消化不良、食物不耐受、气滞(如猝受惊恐、肠道气机紊乱)
体虚:脾虚、肾虚、肠道发育不全
【诊断】
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大便常规见脂肪球、白细胞、红细胞等。
【治法】
基本治法——分清别浊
治疗重点——调节小肠、大肠、脾胃
实证——感染性腹泻、伤食性腹泻、过敏性腹泻。应加速感染、积滞、过敏物质排出
虚证——收敛止泻
【基本方】
止泻四法:龟尾七节 摩腹揉脐
清小肠
推大肠经
【辩证加减】
伤食泻——基本法泄法+抱肚法+揉板门+掐揉四横纹+揉中脘、天枢
气滞泄——基本方泄法+抱肚法+搓摩胁肋+清肝经
热泻(湿热泻、疫毒泻)——基本方泄法+抱肚法+退六腑+清天河水+推箕门
寒泻(风寒泻、寒湿泻、惊恐泻)——基本方泄法(上推七节骨)+外劳宫+外八卦+一窝风+百会+小腹操作令热
虚泻(脾虚泻、肾虚泻)——基本方补法+推上三关+补脾经+补肾经+板门推向横纹+捏脊+横擦小腹令热
【注意事项】
1急性泄泻应配合补液疗法,以防脱水。
2 有细菌感染者需配合抗生素消炎。
3 配合使用益生菌辅助治疗。
4 控制饮食,清淡易消化忌油腻。
5 实证、热症应视情况采用泄法祛邪、化积、顺气、清热,大便次数可能暂时会增加,应提前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