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迷恋上自然纪录片,在绝美的视觉享受中,也零星收集着动物世界中有趣的点滴,而这些趣事又代表了什么呢?
有时我在想,动物和人类应该是一样的,他们有着自己的语言和情感表达方式,在他们的世界中,也有着社会的秩序和生存的法则,只是我们不懂而已。不然,牛羊、大象、鱼类,年复一年重复的迁徙行为,历经千辛万苦穿越重重险境,到底又是为了什么呢?
当然,可能有人说是他们的愚蠢,他们没有人类的智能,不知道找一个水草丰沛的地方“定居”,也不能和人类抗衡,只能逐水草而居。无限的重复,仅仅是一种刻板行为。难道真的这么简单?我不信。
在书店偶然看到彼得.渥雷本的《动物的精神生活》,是被名字吸引的,原本脑袋中的十万个为什么,书中可能有一些答案,必须看一看。作者作为一个护林员,他用对动物世界的爱,用好奇之心,为我们观察记录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我们不是科学家,有时候,对某些观点的认同,我们不需要数据,靠故事会更有趣。
彼得.渥雷本不是用科学研究的口吻,只是用生活化的故事,给我们总结和描述着动物的精神世界。稍微接触过动物的人,从文中作者对狗狗、兔子、猪和鸡群故事的描述,都可以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些场景也是似曾相识的。只是,我们从不曾把这些的情节,和他们的情感相关联。
人类,自认为是这个星球的高智慧生物,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习惯性俯视众生。在动物的情感表达中,我们往往也进行了习惯性忽略,没有进行过多的思考。也正如作者所言“人之所以拒绝给予动物的情绪更多接受和认可,其实多少还掺杂了一些恐惧的意味在里面,生怕由此会丧失人的特殊地位。”
也正是为了保持这份“特殊地位”的优越性,让人们长期不承认,也不愿意花费太多时间去真正“研究”比我们“低等”生物的生存模式。我们的研究方式,习惯性的站在了一个强势视角,希望其他动物可以通过缓慢的学习人类语言、手势和文字,在有进步时,带着赏赐性地夸奖一句“非常聪明”,从而进行交流。
而作者提出的一个观念,却值得人深思,“作为自认为最智慧生物的人类,学习能力理论上是比其他动物强的,那为什么,我们不选择学习动物语言,这种简单快捷的方式,而是在实验室里千辛万苦的教动物学习人类的手势?”。人类,无形中对于自我认知的优越性,可能已经限制了我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作为高智慧生物的人类,拥有自身优越性的思维,同时,也形成了自我的道德规范和社会规范。人类社会,不同文明之间,拥有者不同的道德规范,而对“善恶”的看重确几乎是一致的。很多人,都背负着善与恶的道德枷锁,习惯用是否符合人类道德规范的方式去思考问题。
长期不敢直视动物们存在情感和精神生活,或许是因为我们对动物的行为,很多不符合自己的道德观,为了减轻自己的“负罪感”,选择了逃避和不承认这个问题。然而,作者看得却特别通透,“我们在生物世界中的位置应该和其他很多物种一样,也有权利利用乃至以其他生物为食,因为我们本身无法通过光合作用来获取必要的营养。”
全书一个个的故事,感动着我们,让人认可动物们,其实同样普遍存在感情,也让我们明白,人类其实和其他动物一样,也需要依靠“食物”维持生存,没有必要过于给自己披上“高尚”的外衣,让自己无法自拔。然而,作为自然的一员,我们对于其他生物,应该始终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凡事适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