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听过“农夫与蛇”的故事: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赶集完回家的农夫在路边发现了一条冻僵了的蛇。他很可怜蛇,就把它放在怀里。当他身上的热气把蛇温暖以后,蛇很快苏醒了,露出了残忍的本性,给了农夫致命的伤害——咬了农夫一口。农夫临死之前说:“我竟然救了一条可怜的毒蛇,就应该受到这种报应啊!”
这是《伊索寓言》中的一个故事,大多数人通过这个故事认识到,要谨防恩将仇报的人。
其实,这个故事本身的问题不在于蛇的忘恩负义、恩将仇报,也不是老天不公平。
而是农夫的认知水平低。
蛇这种动物只有本能,没有情感。
为什么这么说?
下面我从科学角度来说一下:
约3.6亿年前,爬行动物为了适应陆地生活,演化出了最初的“本能脑”。
本能脑就只有一个原始的反射模块,可以让动物做出非常快速的本能反应。
比如,遇到危险就想逃跑或者战斗、饿了就吃、遇到猎物就想捕食。
所以,只进化到本能脑的动物,既没有情感也没有理智,他们一切来源于本能,我们称之为“天性”。
大约2亿年前,有了哺乳动物,哺乳动物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哺乳动物的大脑进化出了独特的边缘系统,也就是情感区域,这个区域称为“情绪脑”。
这样,它们不但能使体温恒定,还有了情绪。
比如,恐惧能让自己远离危险,兴奋可以让自己更加投入,伤心能够增加同理心等。
有了情绪的加持,哺乳动物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趋利避害”。
大约250万年前,人类开始在东非演化出来,也就是“南方古猿”。
人类大脑前额区域进化出了“新皮层”,它使人类产生了语言、创造艺术、发展科技等。
这个新的区域称为“理智脑”,它是人类有了认知。
当我们懂得了“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就知道了《农夫与蛇》的故事问题出在农夫身上。
蛇不是哺乳动物,它只有情绪脑,当它醒来看见农夫的时候,本能驱使它咬了农夫,而农夫临死都不知道导致自己的悲剧的问题出在哪里。
“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的知识能让我们懂得很多道理:
比如,
为什么说自律是件反人性的事?
为什么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
为什么一看就会一做就废?
人类的“本能脑”和“情绪脑”形成的太过于久远,而“理智脑”又过于稚嫩,那么,你需要靠理智去做事,哪有这么容易去克服本能和情绪的影响?理智脑的能力太弱小了。
所以,很多时候,人们做出的决策源于本能和情绪,并且会让理智脑找到一个不得以这样做的“理由”。
如果你的理智脑是为了给本能和情绪寻找借口的,那么, 你一定生活的比较不如意和痛苦。
所以说,大多数时候,人们以为自己在思考,其实都是在对自身行为和欲望进行合理化,这也是为什么人类被称为“自我解释的动物”的原因。
应该怎么做?
我们要知道,本能脑和情绪脑能量非常巨大,如果理智脑与之对抗,那会使你自己变得非常痛苦。
正确的方法是:不要直接让理智脑干活,而是让它去指挥本能脑和情绪脑做事情,当你的“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表现出一团和气的时候,你就拥有了非常强大的能量。
比如,
人们修心,这不就是为了使本能、情绪、理智达到平衡吗?
人们控制欲望不也是为了使三者和谐统一吗?
方法很多,大家可以多多思考、细细品味,“大道至简”,其本质原理是相同的。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