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学校和教育面临的挑战
小升初 书中透露,在初中,老师根据考试分数评价学生。从这一点看,很多国家对学生的评价机制都有相同点。小学过渡到初中是有一定困难的。父母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帮助孩子,降低难度,渡过难关。如和孩子谈论初中有哪些不同于小学的地方,帮孩子做好心理准备;参与初中学校的活动,对学校了解越多,越能帮助孩子;在孩子适应初中学校之前,鼓励他在家独立完成作业并监督进度;支持孩子从小学延续下来的友谊,因为有朋友同行的孩子更容易过渡到初中阶段;安排一些可以让孩子与同龄人竞争的校外活动或私人课程;补一下性课程,因为有必要,且不会让孩子感到一无所知和被忽视(这一点会被大多数中国的父母省略掉,一是没有这个意识,二是不知道从何说起);如果青少年过渡阶段成绩下滑,不要感到沮丧。这使我想起了苏轼的那句诗——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父母应该以及不该做什么。 父母应该与学校联系。父母的有效参与不仅仅是指监督青少年完成家庭作业。父母可以通过返校活动、家长组织、家长教师座谈会等方式来了解和参与青少年的教育。父母要意识到你在孩子的教育上有很多合法权利,必要的话,应充分运用。如果你的孩子有问题,不要等到家长会才与老师交流。越早发现问题,问题就越容易得到解决。
作者说,对青少年的奖惩不应该基于成绩,而是基于他是否在努力。父母需要创造一个可以促进学习的家庭环境。教育不只是学校课堂上发生的事情,潜移默化和熏陶都是不露痕迹的教育。
学业问题及应对方式。 勉为其难地阅读、害怕数学都可能是青春期孩子遇到的问题,父母要想办法帮助孩子克服。父母可以创造一个安静的适合读书的环境。父母如果能以身作则安静地阅读会更好。如果不能,那么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帮他订一份符合青少年特殊兴趣的杂志或买一本他感兴趣的书(有阅读兴趣总比完全没有好)。你可以通过让孩子了解数学的日常应用来培养他对数学的兴趣,让你的孩子应用数学知识帮助你完成日常任务,以此来应对他害怕数学的问题。
父母不要过分苛求、过度控制和过度保护。 当父母高度重视教育、为孩子设定高标准、表扬孩子做得好,并且鼓励孩子的好奇心和独立性时,孩子在学校里就会茁壮成长。但是过分苛求就会使孩子逃避风险,害怕失败。过度控制会适得其反,叛逆就应声而来。过度保护会将孩子的成就动机扼杀在摇篮里。对孩子的一切要求都要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不要把你的目标强加于青少年,不要过分干涉孩子的学业,检查你对教育的态度,确保你没有给青少年传达混乱的信息。最重要的是,要确保你的孩子知道你爱他,而不是爱他的成就。
正确对待后进生。这里的后进生是指他们的智商一般或偏高,但是他们的表现却远低于他们的潜能。为了找出后进生成绩差的原因,父母可以采取排除法,从孩子无法控制的事情开始,如安排体检、与校方交谈、审视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接下来就是交流,可以使父母找到问题出在哪里,以便对症施治。第三步就是施治:设置目标和奖励。后进生的问题往往是缺乏自律。父母可以帮助青少年学会设定短期目标并通过自我激励实现这些目标。奖励的目的不是取悦青少年,而是教他们如何让不愉快的任务变得不那么痛苦,甚至变得有益。如果这些策略都无效,那就应该向心理学家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