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轮读书会又到“充分表达愤怒”了,我想起一位曾经说过“很渴望读到这一章”的朋友,想起我们一起在公园读书的日子。
这次,苏红明确表达说,很看重这一章。
我推断,有不少人(不知道多少)期望,能够充分表达愤怒。
愤怒时,你是什么表现?
3月28日读书会,开读前,我请大家回想一下,自己曾经的愤怒,以及自己愤怒时的表现。
有的会“吼”、“大声嚷嚷”,有朋友拿起“书写矫正器”打在儿子头上,有朋友把随身听从窗户扔出去,有朋友会大哭~
我打过人,摔过东西。
你呢?你愤怒时会怎样?
卢森堡博士在书中写到:
我想说的是,杀人太肤浅了。在生气时,杀人、打人、骂人都无法真正传达我们的心声。如果真的很生气,我们就需要找到强有力的方式充分表达自己。
幸运的是,非暴力沟通并不主张忽视或压抑愤怒,它认为,通过深入的了解愤怒,我们可以充分表达内心的渴望。
过去了吗?
读书会上,当朋友们回忆自己曾经的愤怒时,我请大家回忆,“吼”、“摔东西”、“打人”之后,自己心情怎么样了?对方什么心情?事情解决了吗?
有朋友说,都过去了。
苏红问,现在想着当时的事情,现在心情平静吗?
我回忆起几年前的一件事,当时很生气,揪住质问对方。再往前回溯,三十几年前的一件事情,浮出水面,那时我很气愤,而家人不解那个气愤。原来,不同的时间和情景,我渴望的都是那个所谓“公平”。
现在想起来,觉得有些好笑,原来几十年一路走来,小时候那些诉求还在呢。
庆幸,这回看到了。
所以,我想说的是,有的时候,事情是过去了,时间是过去了,也许那个情绪没有过去,内心未满足的渴望、愿望没有过去。
所以,我也认为,杀人太肤浅了,在生气时,杀人、打人、骂人都无法传达自己的心声。
那么,如何“充分表达愤怒”呢?
那么,如何“充分表达愤怒”呢?
那么,如何“充分表达愤怒”呢?
重要的问题,问三遍~
在找到强有力的充分表达愤怒的方法之前,还有功课要做,那就是,弄清楚,为什么我们会生气。
为什么我们会生气呢?
为什么我们会生气呢?
为什么我们会生气呢?
就让这两个问题,带领你我探索~
当然,你可以找到《非暴力沟通》一书,阅读第十一章,参考作者马歇尔卢森堡提供的参考答案。
还可以来参加读书会,大家一起探讨。
下周三适逢清明前一天,为了给踏青或扫墓的朋友们充裕的时间,《非暴力沟通》读书会暂停一次。
下次读书会
2018年4月11日(周三)下午2:40~4:50
光大银行五一路支行
“充分表达愤怒”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