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了解犯罪心理
1.每个人都希望克服困难,努力着想要再未来抵达一个目标,得到了它,我们将会觉得强壮、优越、完美。杜威把这种倾向称为“对安全的追求”,还有人称“自我保全的追求”。
2.人类身上都有对“安全的追求”这条巨大的活动线——挣扎着要由卑下的地位升至优越的地位,由失败到胜利,由下到上。每个人都追求胜利,追求稳固的地位,但罪犯的目标总是在追求属于他私人的优越感。他所追求的对别人一点贡献都没有,他也不与别人合作,他们的目标不包括对社会的有用性,而社会需要各式各样的组成分子,需要合作,需要奉献,人在其中才能获得归属感、优越性和价值感。
3.在罪犯的成长中,我们往往发现他们都会在与人合作中失败,他们对别人都不感兴趣,他们只能合作至某一限度,超过这个限度时,他们便开始犯罪。所有罪犯的共同点:缺乏合作精神,缺乏对别人及对人类幸福的兴趣。
4.在我们一生中,除了社会问题外,便没有其他问题,而这些问题只有我们对别人感兴趣,才能获得解决,我们时时刻刻都需要合作。个体心理学把生活问题分成三大类:交友的问题、工作的问题、爱的问题。在这三个问题上,罪犯都会表现出“合作精神”的缺乏。
5.造成“合作”失败的原因
A.母爱的羁绊
婴儿最先是和母亲合作的,如果母亲技巧不够,不能使孩子和她合作,母亲不希望让她孩子的社会兴趣扩展到包括他父亲和其他孩子或成人身上,那么这个孩子就很难发展出合作来。
B.糟糕的婚姻
在不愉快的婚姻或破裂的婚姻中,也很难发展出合作来。
C.被忽视的孩子
假使一个家庭中有一个孩子特别杰出或天赋特别高,对其他的孩子来说都是一件难堪的事,这个孩子获得了最多的关注,其他孩子则觉得气馁、愤愤不平。这些被别人的光芒所遮蔽得孩子就会拒绝合作。
D.贫穷
贫穷也很容易使人对生活产生错误的解释,他们会认为得到优越感的方法就是对金钱的不劳而获。
E.身体缺陷
身体上的缺陷会引发自卑感,这种自卑感的产生不应归咎于身体,而应责怪我们的教育方法。身体有缺陷的儿童觉得自己被自然剥夺了天赋的权利,除非他们对别人的兴趣受到特殊的训练,否则他们总是比平常人关心自己,他们寻求着驾驭别人的机会。
F.孤儿
在罪犯之间,有相当大比例的是孤儿。
G.充满敌意的孩子
有一种人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所谓的同胞之爱,这种罪犯对别人有一种敌意的态度,他把每一个人都当作敌人看待。
H.被宠坏的孩子
被宠坏的孩子心里总是牵系在宠爱他们的母亲身上,他们无法把兴趣扩展到世界的其他部分。在犯人的埋怨中,经常会听到:“我会有今天的下场都是因为我的母亲把我惯坏了。”
容易产生特别困难的三类儿童:身体有缺陷、被宠坏的孩子、被忽视的孩子。
二、合作的重要性
1.面对罪犯,在感化院里鞭打他们没什么用,将他们释放后,他们可能会再危害社会。唯一的补救方法是教给他们合作之道,找出罪犯在儿童时期所遭受到的对合作的妨碍。
2.合作的潜能是天生的,每个人都有这种潜能,要使它发展出来,还得加以训练和练习。教孩子合作就像教他们地理课一样,因为它是一种真理,真理必须是可以传授的。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假使没有充分准备,就到一个需要合作知识的情境去接受考验,那么他必然会一败涂地。
3.我们的各种问题都是需要合作知识的。缺乏合作的根基最早可以追溯到儿童时期,大约四五岁时。在这一时期,他对别人兴趣发展发生了阻碍。
4.假使我们在罪犯身上想有点作为,我们就必须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除此之外,别无他途,每件事情都取决于他是否具备合作能力这个因素。
5.我们现代文化中所享受的各种利益,都是许多人奉献自己力量的结果。只有奉献过的人,他们的成就才会保留下来,他们的精神才会持续下去。
6.假如我们教会孩子合作,让他们喜欢合作,那么他们面临困难时,他们会不甘示弱,他们有足够的力量来面对最艰难的问题,并以符合众人利益的方式来解决它们。
我的自我觉察是:
1.学习这一章,让我又想到了这本书开篇讲到的“生活的意义”——对同伴发生兴趣,作为团体的一分子,并对人类幸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围绕“生活的意义”的关键词:奉献、对别人发生兴趣、互相合作。
我带着勇气一小步的行动是:
1.在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深谙合作之道,我们能做的的是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教会孩子合作方法。
2.教孩子时切不可太用力,否则适得其反。教育孩子的最高境界是“润物细无声”,很难,但不是不能到达,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