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和零零后之间,可以有君子之交吗?可以的。
从2019年春开始,我和一位朋友正在读初三的儿子开始通过微信进行艺术交往。这位名叫旺仔的翩翩少年一直在课余学习古典吉他演奏,今年以来开始同时迷上绘画。他的妈妈先后发了几组他课余完成的习作给我看,让我给孩子一些建议。正是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开始有点“君子之交”的意思。
平常写东西,通常就是自言自语。说真的,我要特别感谢这位走路带风的翩翩少年:这种纯粹精神层面的沟通,是多么久违和宝贵啊!尤其发生在一位七零后大叔和一位零零后少年之间。尽管他跟其他的中国孩子一样,必须在学校里应对大量的作业和考试。但是,他在自己的涂鸦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自由思考力,已经让他慢慢接近艺术世界的大门口:抬手一推,一个广阔无垠的艺术世界就会向他敞开。
从旺仔初次发过来的涂鸦作品中,我看到一位少年对周遭世界的独特认知和表达兴趣。他的涂鸦作品中有很多属于青春的微妙的感受呈现,这似乎印证了艺术的伟大之处:它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渠道,让一位普通少年郎也可以充分享受到表达的乐趣。
我建议旺仔,希望他能够把自己零星的感受和表达的内容有意识地连接起来,通过绘画日记的方式,持续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和感受,从而把这些偶然的观察和孤立的感受变成有关联的东西,并从中获得更多启发。甚至,可以把它变成一种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学习习惯。
思考方式不同,表达效果自然也就不同。
艺术家与艺术爱好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艺术家有一种系统性思维。这种系统性思维是经年累月长期训练的结果,是长期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而孵化出来的一种思维惯性。这种思维方式的结果,可不仅仅体现在艺术家的作品中。比如现在一些艺术家的展览,展厅里没有几件作品,但却大量地呈现艺术家的文献:书信、日记、涂鸦、照片以及影像记录等。展览呈现的是一位艺术家立体丰满的艺术表达世界,而不是单一的作品累积。
绘画,只是艺术家实现艺术表达目标的一种手段。真正达到物艺相通的艺术家,他的艺术创作不是单一的,而他的生活和艺术之间也是没有明显界限的。所以,我们看到今天的一些艺术家,他可能做过架上绘画,然后摄影,装置,影像等等,你很难用一种规范的艺术门类去定位他。当艺术家将自己的创作行为当做一种生活方式,持续地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诠释表达对象,最终,他就将有可能获得一种系统思维。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所学习的各个学科之间,总是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培养起这样的系统思维,对于他们学通各学科无疑是有巨大帮助的。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艺术家们的综合文化素养普遍也是比较高的。艺术家达芬奇多才多艺,科学家爱因斯坦不也如此吗?
实际上,绘画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方法,它远不止是一种手工技能,它更是一种观察方法、学习方法。掌握了这种方法的人,无论对他学习任何学科都是有帮助的。在欧美一些国家,中小学美术课被作为一门结构性学科受到重视。每一位学生都会从美术课得到很多益处,而不是简单地掌握了一项手工技能。对于旺仔这样的孩子来说,一开始并不需要过分强调绘画技能的完备,而是要培养起一种视觉表达的意识,并积累一定的视觉表达经验。当然,总是偶尔兴起才去戳两笔不会有什么作用,一定要将它变成一种持续性的训练或生活方式。
很高兴,每次跟旺仔微信交流以后,都能在他下一次发过来的涂鸦作品中,看到他的独特回应。这些个性化的回应,常常带给我惊喜。
对于艺术的理解,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的审美经验不一样,接触艺术的角度不一样,自然认识就存在差异。当然艺术有自身的传统和特性(这里主要指艺术的共性部分),比如架上绘画。其实,艺术家在画布上所进行的是一种创造性行为,不管他们在这个二维平面上使用什么样的工具留下什么样的痕迹,不管这些痕迹是有具体的物象所指,或者仅仅只是简单的图像组合,或者一种表面上看上去比较抽象的造型,它们无疑是有一些共性特征的。
从粗略的角度看绘画,大概有两种传统:写实性绘画传统;抽象性绘画传统。两类传统都有相对比较清晰的继承和发展轨迹。:写实性绘画的画面至少包含三个基本要素:造型、色彩、构图。现代绘画,则不一定,或者说,标准会不太一样。
因为学习古典吉他演奏的缘故,旺仔对古典音乐兴趣渐浓。有一次,他试图将一首名叫《伏尔塔瓦河》的交响诗转化到自己的涂鸦画面上。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尝试,其中自然包含了他对音乐节奏、韵律、结构和主题表达的理解。音乐作品制造的独特空间,其实也充满了造型、色彩和构成。这种不同艺术媒介之间的转化是比较微妙的体验,旺仔从这一实践中收获的营养非常宝贵。当然,如果他在自己的涂鸦画面中能够充分地运用绘画的三要素,尤其是注重对色彩的理解和运用,那无疑将大大增强他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欣赏。音乐家能把对世界的那么多感性认识,转化为抽象的音乐符号和旋律;反过来说,绘画者能否将自己从音乐作品中感受到的抽象意味,转化为画面上具体可感的视觉形象呢?一位作曲家创作一首乐曲,他肯定会将自己对世界对人生对自然的感性认识倾注其中,当我们听到这样的作品时,首先打动我们的就是他所创造的那些独特的音乐意象。旺仔给出了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尽管这种思考还显得比较质朴和青涩。
通过对绘画三要素的运用,进一步加深了孩子们对于绘画语言描述性和表现性的理解。就旺仔现阶段而言,他其实只是通过绘画这种方式,把自己对艺术的理解记录和表达出来,因此,不必过分强调技法的呈现:造型不必太过拘泥,构图可以更自由些,而色彩的运用也可以大胆尝试——如果能跟自己的情绪结合得更生动洒脱一些就更好。因此,我们自然就不必用艺考生的思维来看待他们的这些涂鸦——它们完全不是一个层面的事。
真正的艺术创作,一定是随心而为的。所谓随心,就是要尊重自己的内心,尊重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指引。所以,当我看到旺仔画面上的造型、 色彩,以及独特个性的构图方式,自然就会想去试图触摸他的内心世界。绘画是一种表达,音乐是一种表达,文学是一种表达,只是它们运用了不同形式的材料,采用了不同方式的构成。这些对于艺术以及绘画的基本认知是不能缺少的。
听了我的一番建议后,旺仔开始尝试了解艺术史。他用涂鸦作品,诠释了自己对艺术史的观感和理解。把艺术表达的训练和艺术史的学习结合起来,呈现出不一样的表达趣味。旺仔这个年纪的孩子,理解力、感受力和领悟力都处于一个比较好的阶段,完全可以比较系统地去了解艺术史了。我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自从旺仔开始用绘画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后,他已经慢慢形成自己的思维逻辑。其实,艺术是用来理解和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旺仔正慢慢敲开这扇门。无论他将来是否从事跟艺术创作相关的工作,他已经开始摸索到一些创造的规律并感受到创造带来的乐趣。
同样一部艺术史,不同的人有不同观察,也就有不同的理解和收获。从旺仔的涂鸦作品里,可以看出他对绘画艺术的视觉构成和视觉背后潜藏的信息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这些带有致敬艺术史意味的画面构成,以及他给这些作品所取的名字(《铁塔》《构成:指向标》《探戈的历史:妓院1900》《探戈的历史:咖啡馆1930》《探戈的历史:夜总会1960》《乐▪夜》等),这些对他将来从事艺术相关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还帮他建立起对待艺术的基本态度和进行艺术创作的思维模型:艺术是无界的,而非泾渭分明的。艺术的跨界运用,既可以从绘画到音乐,当然也可以从音乐到绘画,还可以从音乐到文学,从文学到绘画,倒转腾挪,游刃有余。
然而,无论我们希望通过绘画实现什么样的表达,我们必须清楚一点:图形,绝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视觉符号。正是中国艺术界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对当代艺术的误读,导致我们对视觉艺术本身的认识偏差。这种误读,首先表现在思维层面。实际上,当代艺术的表达,不仅仅只是形式上的东西。它更体现为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是对客观世界和主观自我的一种认知迭代。画者在画面上通过图形制造的符号,都有一定的企图和主旨。从观者的角度来说,我们是通过画面呈现的视觉来接近画者。所以,画者在画面上制造符号的方式和效果,就是观者理解画者表达内容的一个重要途径。借由这些符号的组织、安排和表现,我们可以看出一位画者对符号背后所指领域的研究是否全面、深入或独到。画面上符号的运用是一个系统性的东西,不是信手拈来,一定是有刻意的经营和安排——即便这种安排给人的效果是灵光一现的,但一定是艺术家精心安排的结果。因此,我们在画面上看到的符号,是否实现了画者的表达意图,通常最直观的就是看视觉符号的呈现效果而定。如果画者对自己画面上的图形运用比较随意,或者缺乏系统性的思考和沉淀,那这些符号就很难表现出它背后的思想。因此,画者需要对自己制造的符号,建立系统性研究的思维框架,从它们的形式到内涵。图形本身,也是有思想的。不经过深入的研究,不把它跟画面以外的世界进行关联思考,如此构成的画面往往就是徒具其表罢了。
旺仔的涂鸦作品,至少从表达逻辑看是清晰的,具有一定视觉趣味的。随着他艺术素养的持续提升,艺术表现技法的不断增加,相信他可以最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艺术表达方式。至于他下一步会有怎样的表现,谁知道呢?反正不是惊喜就是惊吓,呵呵!
贵阳亲和国学文创园,伍艺空间2019年下半年即将在林城贵阳投建的中国第一个国学文创园,将国学传播教育与文化生活体验结合起来(“国学生活化”),让“阳明心学”成为现代人追求幸福生活理想的精神支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周年之际,努力让“王阳明时代”辉煌一时的书院文化重现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