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接着分享《小狗钱钱》这本书的第三章内容:“一个很会挣钱的男孩”。
从这一章的内容里,我们学会创富的三个底层思维秘籍 。
01 了解自己最重要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书中很会挣钱的男孩达瑞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知道如何实现梦想并非是最重要的事情,明白自己是否真的有这样的愿望才是最重要的。
很多人,总是困于各种各样的期望中,困在别人施加在他身上的束缚和枷锁之中,也许,连他自己都不清楚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只有了解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才能在前行的道路上走得顺畅。
方向对了,事半功倍,方向错了,努力白费。
古希腊剧作家米南德曾说过:
“人生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
在路遥的小说《人生》一书里,高加林和巧珍本是村里人人称羡的情侣,但高加林到县城当了记者,又和高中同学黄亚萍的重逢。
不一样的县城生活和黄亚萍的热烈示爱,让高加林产生了对巧珍的嫌弃。
抛弃巧珍,和黄亚萍走在了一起,却被人故意举报,丢掉工作,又回到了父辈们劳作了一辈子的黄土地上。
回到农村的他,才看清自己内心真正渴望的是什么,但此时的巧珍,已嫁作他妇。
这里虽然说的是高加林的感情生活,但照射在现实生活中,工作、事业上走过的弯路和遇到的挫折,大多也是因为没有清楚认知到自己所造成的。
02 是否足够自信
书中,达瑞提出一个看似简单却影响深远的建议:
“每天记录5件成功小事,哪怕是准时起床或完成10分钟阅读。
当你犹豫某件事是否值得记录时,答案永远是肯定的——
因为记录本身就在重构你的思维神经网络。”
这样做的直接好处就是,写成功日记可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14岁怀孕流产后陷入重度抑郁,心理医生建议她每天在纸条上写下三个“今天我做得不错的事”,投入铁盒保存。
从“给邻居老人读报”、“记住5个新单词”到“拒绝不良诱惑”,这些纸条逐渐堆积成自我救赎的阶梯。
四十年后她在哈佛演讲时坦言:
“那个生锈的铁盒教会我——自信不是突然降临的光明,而是每天擦亮的火柴。”
加州大学实验显示:
持续记录成功经历的人群,6周后前额叶皮层活跃度提升23%。
这印证了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的论断:
“自我效能感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通过微小胜利的积累浇筑而成。”
成功日记本质是为大脑安装“成就扫描仪”,让潜意识从关注缺失转向捕捉资源。
当一个人的内心还不能确定,自己是否应该写下一件事情的时候,那就请把它写下来。
因为如果不写下它,就不会去努力,如果不去努力,也不会有实现的可能,那么,事情就绝对不会成功了。
一个人,能不能挣到钱,有没有挣钱的好点子,脑子聪不聪明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就是自己是否足够的自信。
03 把精力集中在自己知道的上面
美国少年西蒙斯12岁时发现《Roblox》玩家常因游戏机制复杂流失,他利用课余学习的编程知识开发自动化插件。
这个仅300行代码的工具迅速吸引50万用户,通过订阅制每月盈利超2万美元。
当风投询问其竞争优势时,他说:
“我不懂商业模型,但我知道玩家需要什么,以及我能写出怎样的代码。”
在商业世界中,机遇往往诞生于两种力量的交汇:
向外解决他人痛点的价值创造,与向内整合既有资源的精准发力。
正如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所言:
“创新不需要天才,而是需要专注——专注他人忽视的需求,专注自己可掌控的领域。”
这和书中把精力放在可以找到机遇,和为别人解决难题两方面上的观点不谋而合。
一个是为别人解决难题,可以让自己赚到钱;还有一个就是把精力集中在自己知道的,能够做的,和已经拥有的东西上。
这也是就是为什么很多时候,小孩子反而能比大人赚到更多的钱原因。
关键在于大人们总是把精力放在了自己不知道,不能做和没有拥有的东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