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日本著名平面设计师、无印良品艺术总监原研哉先生的一本关于现代设计的普适性读物。我承认我最开始是冲着书的颜值来的...
打个比方,这里有个杯子,你也很清楚这就是个杯子。如果有一天有人对你说:“请设计一下这个杯子吧”!你该怎么办呢?即使你意识到这个杯子即将成为你的设计对象,但在当时你也会因为一时不知道怎么样去设计它,而感到自己其实是越来越不了解这个杯子。
如果我们从杯子再拓展到盘子,把十几种同样是玻璃器皿却具有微妙差异之处的容器一起摆在你的面前,非让你清楚地界定哪些是杯子,哪些是盘子时,你又该如何去确定那个分界线呢?面对这些深浅不一的容器,你大概会感到束手无策吧!
如此这般,你更加觉得自己对这个杯子缺乏了解。但这种情况并不说明你对杯子的认识有所倒退,相反,因为你不再是毫无意识地就将此物品定义为杯子,而是进行了更深层地思考,你对这个杯子事实上有了更加真切的感受。我们观看世界的视角和感受世界的方法可能有千万种,只要能够下意识地将这些角度和感受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就是设计。
这个例子让我产生了很有趣的想法。弄清楚一样事物的细节很多时候对你了解他的本质并没有很大的帮助。比如说,你是一个生产杯子的工程师,你清楚地知道制造杯子所需要的全部流程,但是至于为什么要设计这种形状的杯柄,杯子制造出来会被什么样的人使用,什么样的人会喜欢它以及作为盛物它的材料是否是最佳选择,很有可能你的脑海一片空白。技术本身能让你了解事物的变化方式,但是对于它的本质和外延却需要更广阔的视角才能发现。
另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实。现代设计萌芽于工业革命初期。工业化和旧时王朝遗留下来的手工化作业同时碰撞在了一起。长期反复的人工打磨让产品趋于完美,而当时的工业化虽然慢慢有了量产的影子,但是机械水平过于粗放却导致产品造型缺乏美感。这种对传统手工业独有的纤细美感的追忆和审美意识促成了现代设计概念的诞生。
无论人们怎么反感产业时代,该来的终究会来。快速而大量的生产随之而来的是消费的激烈升级。在追求美感的同时,人们也在思考如何能够平衡创造与生活的关系。设计热衷于新的风格和拥抱新技术,但是设计始终没有成为风格和技术的仆人。设计和技术从十九世纪中叶(或许更早)开始就紧密纠缠在一起。有意思的是,现代设计本身起源于对技术固有缺陷的弥补,但慢慢依附于技术,并通过技术不断进化拓展维度。
如果要将某一种东西当成优秀的素材,第一步就是要把这种素材的特性无限纯化。
这也可以作为包豪斯运动的简要概括。把所有的基本造型元素一一列出放在手术台上重新整理,精简到无法再精简的地步,然后在瓦砾堆中进行深入的思考剖解。
对于计算机领域而言,很多时候就是一个造轮子和用轮子的过程。不论是方轮子还是圆轮子,优秀的轮子都有一个共同点,在于足够泛化。无论是对于不同语言的兼容(yarpc, thrift, etc)还是对不同平台的需求,优秀的轮子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还会思考得one step further:在未来我该如何保证再引入新元素或是运用到新场景时只需要最少量的人工修改,如何让自己的架构能够随意添加插件......从某种程度而言,产品慢慢纯化成工具的过程,就是技术壁垒逐渐形成的过程。
这样就好
这四个字能够非常感性地表现出无印良品对商品品质的追求。很多品牌都会诱导消费者产生所谓“这个最好”或者“非这个不可”的想法。这样的想法中带有非常强烈的个人意志。在明确表达自我意志的时候,有时会因为自我意识太过强烈而与周围发生冲突。"这样"恰恰相反,其中蕴含的“克制”、“让步”的理性态度值得得到一个中肯的评价。无印良品的“这样就好”不是对商品质量的委曲求全。相反,在平时的观察中,我发现其实他们把“这样”的标准提高到了尽可能高的水准。产品本身所透露出的极简风格,其实也是一种对自我意志的抹去——看似空无一物,却能容纳百川。
Emptiness
无印良品的广告中有一个有趣的概念叫“虚无”。就像寺庙里的功德箱,摆在佛像的前方,全凭香客的信仰和心情决定是否捐款。在这种行为中,香客反而会感觉到收到了神明的庇佑。
这样的行为大多以相似的原理进行运作:以能接受多元解读的向心力为核心,让人们可以寄托自己的各种期待。虚无的概念对于读者来说却有无比广阔的解读空间,在时间的洗练下,高品质的品牌本身便具有广告效应。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