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宋.辛弃疾《和泉上人》
芒鞋踏遍万山松,得得归来丈室中。
破裓一身在悬磬,清谈对客似撞钟。
名家要看惊人举,觅句何须效我穷。
春雨地罏分半坐,便疑身住古禅丛。
芒鞋踏遍万山松,得得归来丈室中
-2-
黄山松
黄山是国家名片,自不在话下。黄山之奇,山松便是其一。
丰子恺曾有诗作:
结伴游黄山,良辰值暮春。美景层层出,眼界日日新。奇峰高万丈,飞瀑泻千寻。云海脚下流,苍松石上生......掀髯上天都,不让少年人。
——丰子恺《登天都》
这是丰子恺登黄山天都峰所作。
“云海脚下流,苍松石上生”是黄山松生存环境的求实写照:攀石而立,煜煜临风。
从生物学角度看:
黄山松适应高山严酷环境能力强,其生理生态稳定性主要通过改变表型来实现,不同海拔黄山松针叶长、单根叶重和比叶面积差异显著。黄山松中生型、边生型、内生型和鞘内型针叶树脂道与海拔关系密切。
——苏松锦等《黄山松研究综述(1960-2014)及其知识图谱分析》
正是因为黄山松这种出类拔萃的生存能力,才使得它能够耸立在山崖石缝当中,成为黄山一大胜景。
-3-
关于照片
这是多年前的黄山之旅。
黄山去了两次,都没有遇到心目中的云海奇观。倒是小景拍的特别多,其中有几种黄山松的特写特别满意。
人年纪越大,好像越来越喜欢长焦下的景致:足够聚焦,足够凝神,后期也懒得剪裁了。
算是佛系摄影......
这两棵黄山松就是70-200的作品,突出了黄山松遗世独立的气质。
-4-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