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黄梅时节家家雨(原创作品文责自负)
无论时光如何流转,世事如何变迁,在时光深处,我们总能邂逅一场江南的烟雨。读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仿佛又回到那个朝思暮想的江南水乡。行走在石板长街,两旁屋檐下滴答滴答的雨点,溅落在石板上的水花,滴落出涓涓细流,汇聚成一条思念的长河,伴随雨声风声声声入耳,好似一卷水墨画,渐渐远去的背影,仍然珍藏在心中。
“黄梅时节家家雨”,或许是我们认为最脍炙人口的一句梅雨的诗吧。它生动细致地描写了江南地区梅雨季节典型的情景,家家户户都被笼罩烟雨之中。更有池塘边长满青草的地方,传来阵阵蛙叫声。每年的六月下旬,江南地区进入梅雨季节,天青青雨蒙蒙,每天都是阴雨密布,偶尔有暴雨如注。如果身在江南,那你一定懂得江南梅雨的缠绵悱恻,也知悉江南雨景的水墨诗意。
很多很多年前,江南的雨便追随江南的梦,从塞北大漠到高山海岛,无论身处海角天涯,一年又一年,不管四季如何轮回,烟雨之中画江南。青砖黛瓦、树梢枝头、长街归客,雨打芭蕉,每一个画面都在烟雨朦胧之中,听风听于听私语。
古时梅雨称为黄梅雨,汉代就已有记录黄梅雨的谚语;晋代更是有“夏至之雨,名曰黄梅雨”的记载;而到了唐宋时期,一些美丽的诗句,便更好的记载了梅雨季节。岁月无声,如歌也如诗如画,很多时候,沉浸在江南一场雨之中,诗人们多借景抒情不想诗人背后的情,只看江南梅雨季节的美。
读北宋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版本二节选“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此词是贺铸写于梅雨季节的苏州,因为“梅子黄时雨”,有了“贺梅子”的雅号,其词却“雍容妙丽,极幽闲思怨之情”。为人豪爽精悍,如武侠剑客,“少时侠气盖一座,驰马走狗,饮酒如长鲸”;却又博闻强记,于书无所不读,家藏书万卷,而且手自校雠,“反如寒苦一书生”。
梅子成熟的时节,正是梅雨季节,雨下个不停,从一池青荷到满城黄花,从一帘芭蕉雨到梧桐落尽秋声,一任江南雨,如烟如雾,淋漓到天明、飞花尽落。江南的梅雨,是一首千年写不完的诗;千年流传,流传千年。更有柳宗元的 “梅时迎时雨,苍茫值春晚”;苏东坡的“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船棹风”。
雨季来到,你或许手执一把青伞,路过那座小桥,穿过长长的雨巷,寻常巷陌深处,一树花开,这江南的风味,一点一点的绵延氤氲。人世间,南来北往熙熙攘攘,曾经有多少过客,路过画楼西畔,来听一曲《西厢》“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到头来也可能是自言自语的述说。冷色调的雨中江南,有佳人翩翩入梦,或许不是摄人心魄,却魂牵梦绕。人们都说梅雨季节的天,是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任烟雨朦胧,诉不尽思念缱錈,明明灭灭,在深巷人家。
唐朝诗人杜牧的七绝诗《江南春绝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作品通过烟雨中的建筑这种细物,拓展到南朝,楼台被烟雨笼罩着,看不清,摸不着,只有淡淡的痕迹,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南朝的前途的迷茫,从而拓展到对自己所身处的朝代的前途的迷茫或者是绝望。在烟雨江南,这首诗有一种压抑之感,一种对“生”产生疑惑的感觉。
你也许会因绵绵不绝的雨而烦心,诗人却总能在其中留下柔情细致的想象,化为流传至今的诗词。如果你来江南,那你肯定能感受到雨中的水墨诗画。如果你没到过江南,那你可以从唐诗宋词中领略到江南的雨,细、软、愁、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