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丹老师
2020年林州市名师工作室团队建设专业培训心得
2020年林州市名师工作室团队建设专项培训会在林州二中报告厅正式启动,这个报告厅跟我有着不解之缘,5年前的暑假应邀为林州二幼的家长朋友们进行《我的幼小衔接初体验》报告,地点就是这个报告厅。
时隔5年,我的虔诚未减,我的渴求未退,我的热忱依旧,似乎,这已足矣。
为期三天的高密度式培训,李迎春教授带领大家漫步于“和谐之美”中,去追求与自然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与职业的和谐;与学生的和谐;与同事的和谐以及与自己的和谐。在“和谐”中感悟教师的为师之道。任民教授激情澎湃的两场讲座,“九省吾身”的问题导向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在反思和反省中我愿成为教授所说:教师只是一个背景材料的提供者,交谈环境的创设者,对话教学的引导者,儿童表达独特见解的倾听者,是学生游戏的伙伴和可信赖者。
《半部<论语>做良师》这本书是任民教授和李迎春教授共同的著作,《论语》中的思想和智慧至今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值得我们终身阅读,终身学习。任民教授在这个报告中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论语》阅读如何推动教师专业发展?首先就是孔子成长的路径可以看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与修为;从孔子弟子对孔子的评价可以看教师专业发展的着力点;从体现在孔子身上的师道可以看教师专业发展最需要的专业精神。经典中的精髓需要在不断地阅读中提炼,潜移默化中才会渗透于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
有了思想的引领,具体的实操方法在接下来的都娟校长和吴红霞老师的精彩分享中“知其所以然”。我喜欢都娟校长的幸运数字“1”,殊不知所有的第一名背后都是竭尽全力地付出,那是因为心中的信念,所以才有了幸运。吴红霞老师讲述着学生带给她的一段段传奇,那也是她用爱与智慧绘制出来的完美画卷。学生和老师就这样彼此成就着。
在听讲中反思自己,需要鞭策的地方,值得再接再厉的地方,都会成为成长路上的必然风景。我想说三句话的感悟:
第一句话:生命的自觉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最光辉的职业,把所有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爱的伟大的万万不可轻视的职业。我从踏进校门的那一刻就暗暗下定决心:我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那时的年少轻狂,可曾想过这是需要一辈子不断学习并用心践行的一件事情。
在8年的教学生涯中大部分的时候算是顺风顺水,当然也有过挫败感。经历是一本无字的教科书,它能教会你如何绝地求生,也会指引你向着更高更远的地方奔去。当内心深知技不如人的时候,依旧相信了最浅显的道理:笨鸟先飞。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优势,并继续再发展。
生命的自觉不是一句口号,是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行走印证出来的。而这些行走的印记需要心的呼唤,需要不断地阅读,更需要潜心的记录。只有这样才会行走得更有力量。
第二句话:成长的内需
与这句话相对应的是本领恐慌。当遇见越来越多优秀的人时,他们的能量,他们的勤奋,他们的不顾一切都使我汗颜。
然而面对成长,迷惘过也抉择过,因为总觉得想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应该学习的东西太多了,空有一颗渴望成长的心怎么能行。
在不断的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中对成长有了规划。看着日渐成长中的孩子们,自己不努力怎么能行!生怕自己的已知水平跟不上孩子们成长的快步伐。
内心有了需求,就会不断地汲取营养。要说成长的内需是什么所激发的,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是学生。因为对他们的负责,就是对自己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第三句话:自信的源泉
曾一度自卑,好在性格乐观。在这两者相互中和之下,好心态战胜了一切。凡事都朝着好的方面想,令人兴奋的是凡事也都在朝着好的方面发展。这不是偶然。
顺风顺水的时候自信就由骨子里生发出来了,而且这种自信还会是一种良性循环。越自信越努力,越努力越被认可,接着就是更加自信……
我不禁反思,这自信的源泉是什么?是努力的成果,是别人的认可,是对自己的肯定。
坐在台下学习的时光是值得珍惜的,听着专家们的分享,感受着他们的传奇人生,对自己来说更是一种鼓舞,一种触发,一种不言而喻的心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