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初五,年味渐渐散去,秦岭深处的农田里已有不少人开始春耕劳作,我的家乡商洛市板桥镇就在这深山沟里。听老人们说,过去的秦岭深山是躲匪避乱的地方,乱世人进,太平时人出。不过,也有一直留在深山里的人家,与世隔绝,几百年过去,仍旧保留着迁入时的习俗与口音。
过年回家,偶然听一位老人讲起,家乡附近有一个叫罗家湾的地方,那里的村人据说都是客家人,人人都会讲一口地道的客家话。一查地图,离我的家只有20公里。于是约了朋友,骑着摩托出发了。但是探寻的路程远比想象的艰难。虽说只有20公里,但是需要翻越一座山。陡峭的山路,几乎难以骑行。但是既然已经出发,只能坚持。一路打听,三四个小时后,我们终于见到这个隐秘在深山中的客家村落。
年后的秦岭日渐回暖,春水潺潺,我们在村里走了一圈,慢生活节奏下村民彼此其乐融融,偶尔闻得一声鸟鸣,寻得一两只毛老鼠。没有想象中语言不通的障碍,我们佯装来此的客人,偷听着三三两两村民的对话,老人叫孙儿回家吃饭,农民聊着庄稼,赶跑散的鸡,语言和我们村庄无异,村民的商洛方言让我以为自己来错了地方。这里的房屋建筑基本和本地相似,只是因为交通闭塞而而略显破落,大多数房屋仍为青瓦土坯房,还有我从未见过的土质二层楼房。
我们向路边一抱孩子的大伯打听,得知此处确为客家人罗姓村落,村里老人小孩都会说客家话,罗大伯向我们推荐了他的叔叔——罗太华老先生。
罗老先生家位于罗氏祠堂下方,家里两位老人养了十几只鸡,还有一只活泼的小狗,罗奶奶正在院中晒鸡粪做肥料。对我们的到来罗奶奶很是热情,连忙招呼我们入座喝水,喊田里劳作的罗老先生。罗老先生并不是头鬓斑白、戴着老花镜的学究。他带着满身泥土向我们走来,人清瘦硬朗,很有精神。得知我们此行目的,老先生便给我们讲述罗家湾的故事。
古时,一些客家人的祖先曾居住于陕西、河南、浙江一带,明朝时分散迁往福建、广东一带。大约到了乾隆年间,可能因为战乱原因,罗氏先祖罗尚华背着父亲罗四望的尸骨自广东梅州长洛县(今五华县)来到其母亲去世地——罗家湾,并定居于此(村里老人称此地为“牛背”,意为最安全),罗尚华亦长眠于此,至今坟冢尚存。罗尚华有四子,在深山的原始森林里开荒种地,繁衍生息,从开始的寥寥几人,到鼎盛时的四百余人。现在很多村民因为这里闭塞而迁居出沟,罗家湾现有约六七十户人家,二三百口人。据老先生讲,他们这里将能否说客家话作为是否客家人的标准,根据这个标准,在商洛一带共有二十四姓客家人。除罗家湾的罗姓外,附近还有闫坪村的钟姓、沟口的陈姓、刘村的刘姓、铁炉子村的吴姓(来自福建)。稍远一些还有杨斜镇泗沟口的黄姓,北宽坪镇的广东坪等。以往客家人有不与当地居民通婚的习俗,罗姓和黄姓、陈姓、钟姓都是老亲。老先生说,客家人性格刚强,为人正直,湾里自古流传着“天不怕,地不怕,大水岔沟沟(罗家湾所在地)出楞娃”的俗语。罗氏先祖也教育后代“有智吃智,无智吃力,吃苦讨饭无人嫌,不做伤天害理事”。湾里解放后至今无一人受法。同时,罗家人禁止赌博,民国时期商县杨峪河镇的古时珍带着部队在湾里赌博,湾人齐力将其赶了出去,并自制长矛等武器和其作战。
罗家湾人有着较强的宗族观念,留有罗氏族谱(很遗憾,因管理族谱者在外地,未能看到族谱),并建有罗氏宗祠,湾人在去年将旧祠新建。
罗氏族人过年时皆去祠堂祭拜,并在大年初一鸣炮纪念,过去新婚夫妻亦在此拜堂,新娘子出嫁前先来祭拜告别祖宗,清明时节和生孩子后也要在祠前鸣炮纪念。湾里人去世后,会将亡者停放在祠堂,亲族在祠堂里为其守灵。亲人去世头三年,亲属都要在桌上放一副碗筷,置一杯酒,念着家人名字,唤其吃饭,喝酒。
罗老先生回忆,1992年陕西省客家协会来此探望,他们才第一次知道了自己是客家人,以往仅仅知道自己的先祖来自广东。在得到媒体报道后,陆续有台湾,香港客家协会的人来此探望,并邀请罗太华老先生参加相关会议。陕西师范大学教汉语言文学的昌梅香老师也曾对罗老先生进行访问。
谈及生活方面,老先生讲保留下来的独特生活习惯也不多,但对过年比较讲究,所谓“宁穷一年,不穷一天”,湾人在腊八之后逐渐将各种年货置办齐全,喝油茶,用榔头砸米方块——这样做出来口味劲道!其它习俗因年代变迁,大部分已为原住居民所同化。旧时代在湾里种水稻吃米饭、修四水归堂的建筑、扎花鼓等习惯已不再继续,以往过了十五才下地的湾里人也闲不住过了初五初六即开始劳作,今年的花灯也没有耍,年味要比以往清淡多了。问及村民收入,老先生叹了一声:“大多是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在湾里的只剩下老的小的”。老人的无奈叹息也正是当下中国农村之殇。翻山的水泥路已修成四五年,但其曲折危险仍令外乡人心寒,村里小孩大多翻岭去可口可乐希望小学读书,因山路难走,多数自小便在学校周边租房子住,留个大人照顾。罗老先生随后带我们参观了罗氏宗祠,简简单单的布置:大鼓、长凳、方桌、灵位即是所有物件,既显质朴又不失庄重,可能这就是罗家湾人性格的写照。
眼见天色已晚,想到山路难行,在和老先生合影后,我们谢绝了留宿的好意,踏着暮色离开了罗家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