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读书笔记(一----四章)

      《文心》这本书是叶圣陶和夏丏尊两位大家教中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将国文抽象的知识和青年日常可遇到的具体事情融在一起,可读性与学习性两不误,对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及阅读写作能力有帮助。由于原文最先便是在杂志上连载的,每章节内容也较为独立,适合利用碎片时间阅读。除了时代背景比较久远,可能较难引起孩子兴趣,此书也很适合现在的中学生阅读。

因书“干货”多,现逐一整理如下

优点一:讲解概念  解释问题深入浅出,值得学习,模仿。


Q1:遇到读不懂的文章怎么办?   ——第一章

思路分析:读不懂的原因---怎么解决---情绪上怎么开解

A: 

 ---原因:1.选文是作者是写述自己的经验的东西。时代背景、各人的经验不同所以不一定能理解。

2.经验分为外部经验和内部经验。外部经验差不多人人共同的,最容易明白,而内部经验各人不同。对于写心境的文段,是作者纯粹的外部经验,除了说作者自己如此觉得,更别无可解释的。

3.作者写作时所预想的读者定位不同。

---解决:能懂多少,就懂多少,从文字中收得经验,学习经验的方法,趁早把思考力、想象力提升起来。

Q2:学习文言        ——第二章

A:

---找到区别:用字多少与关联词不同。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类活用现象。

---在生活中积极实践、积累。

Q3:关于习作         ——第三章

A:

---写作的意义:"有一种意见,要让大众知晓,我们就把它写成文字;这比一个一个去告诉他们便当得多。"

记录生活,寄托情感、纾解情绪

“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

---习作的意义:练习写作能力,有实际需要时就能够自由运用。

---题目与内容:”题目的大部分作用在便于称说。“

先有题目还是先有内容据实际情况而定。

---习作习惯:”作成了最好自己仔细看过,有一句话、一个字觉得不妥当就得改,改到无可再改才罢手。这个习惯必须养成:做不论什么事情能够这样认真,成功是很有把握的。“

第一节作文课讲法:写作意义---习作意义---题目与内容---命题作文---口头练习---引导学生说出生活经验---强调学习习惯

Q4:关于言不尽意         ——第四章

A:“能感到不满足就好了,这原不是多想便可以成功的事,也不全关于学力。特意求深切,结果往往平平;有时无意中说几句、写几句,重行回味,却便是深切不过的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心》阅读笔记 1. 忽然做了大人与古人 中学国文上的文章都是,大人或古人的作的,超出了学生当前的年龄和经验,不...
    小蛙的根据地阅读 5,955评论 0 0
  • 你好,世界
    我一直都是好人阅读 1,020评论 0 0
  • 契子 入夜,皇宫。 画师跌跌撞撞地从亭台楼阁的暗影间穿行而出,眼前却只有高耸入云的朱红色宫墙。他虚弱地靠着...
    平京金阅读 2,187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