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排青翠的树林渐渐的向后移动,看着公交车向前行驶的方向,我的思绪也一会儿想着未来一会儿回忆着过去,渐渐地昏昏欲睡。
“阿姨,您下车慢点,注意安全。”一女人关切的声音。
“好!好!谢谢!我先下了,你带着孩子等会也要注意安全。”一老妇人开心的回应着。
我睁开疲惫的眼睛,只见一位七十岁左右的老妇人正站在公交车的后门处,扶着栏杆慢慢的下车。一位30岁左右的女人带着两孩子就坐在我们的右上方,女人穿着朴素但很有气质。圆圆的脸上嵌着一双明亮的眼睛,无施粉黛,却很耐看。
我心想:那老人也许是她的什么亲戚吧。于是问了她,她微笑着说“不是的”。然后又跟她聊了聊。她声音很好听,像被纯净的山风陶醉过;像被温暖的阳光滋润过;像被甘甜的泉水洗涤过……
我们未曾谋面,
交流却很愉快
她是那么谦和
似乎相识了很久
也似乎别了很久
我们可以说着自己的故事
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
也可以说着别人的故事
好像自己是故事中的故事
公交车上的文明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如果每个人都能把同在一辆车上当作同在一个屋檐下,互相关心,互相礼让,这样就会多一些温暖。
我默默地思虑着,向往着。车上很多的空座位静静地在等候着,我又渐渐的昏昏欲睡。
“车子怎么摇晃得这么厉害呀!站着好像会摔跤,坐着也好像会摔跤。手抓在这里抓不稳,抓在那里也抓不稳,但是抓在哪里都如抓住了一根稻草。”
一辆四轮车行驶在一条坑坑洼洼的马路上,后备箱里坐着满了人,车子每震动一下,车子里的人就从长木凳上“蹭”了起来,然后又“登”的一声坐了下去。
车上有一个女孩,长长的头发如瀑布一般飘在后背上,她一会儿站着一会儿坐着,但无论站着还是坐着她都在摇摇欲坠,白皙的脸庞胀得通红,入了冬的天气本来有所寒,她只穿了两件衣裳,脸颊上却全是汗,可从她的眼神里却能看到一种明亮的光。
我想:到底是什么力量让她处在这么惊险的环境中眉毛都不皱一下。我问了她,可她只是说:“以后的公交车会更好的。”我说你现在坐的那个车难道是公交车。”她说:“是呀!九十年代初期的乡下就这样的公交车!”
“九十年代吗?”睁开朦胧的双眼,仔细看看现在的公交车,宽敞而明亮,坐在里面丝毫感觉不到摇晃,时不时还有语音提醒,却实比之前好多了。可是坐的人却不多,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人都有了私家车。车越来越多,每条路边的车位上都去摆满了,这也是危害自然环境的一种严重现象,一个还算发达的县城有这么好的公交车,人们为什么却不坐呢?这是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