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毕业来深圳四周年的日子。
2013年7月9日上午从哈尔滨飞往深圳的飞机,因为天气原因晚点了足足10个小时,待我筋疲力尽地落地深圳,已是7月10号的凌晨。
但我依然记得飞机落地前,我趴在窗上,从空中看繁星点点时的那份雀跃。
夜空有时黯淡,就像我初来乍到的惶恐;
星光有时璀璨,就像我想闪亮出众的心。
我来了4年,有人却要走了。
2天前,我和一个在深圳工作6年、即将要离开这个城市去北京发展的中学同学吃饭,我们去了京基100,这个曾经深圳最高建筑的最高处100层,站在窗边俯瞰这个城市。我喜欢看万家灯火,即便知道也许此刻没有一盏灯是为我而点,孤独和内心的笃定,有时也可以交相辉映。
我和友人碰杯的时候,终究忍不住红了眼眶。这个城市,我们都得到过,也失去过很多东西,都见到过对方落魄失意的时刻。
在这个冷漠的都市,曾有人与你分享阳光,分担风雨,可真是幸运。
曲终人散的深夜,我一个人飞驰在连接深圳东西的深南大道上,手机随机播放到那首“许多人来来去去,相聚又别离。也有人喝醉哭泣,在一个人的北京。也许我成功失意,慢慢的老去。能不能让我留下片刻的回忆”,再一次鼻子发酸,其实这首《一个人的北京》唱的是奋斗在北上广深的每一个年轻人。
在百度地图上输入,从我的家乡到深圳市,显示距离3370公里。
4年来,每次结交新朋友,有个问题我一定会被问起:“你居然是黑龙江人?怎么会一个女孩子大老远地从东北跑来深圳啊?”
我都会笑笑,然后实话实说:“因为想去一线城市发展,毕业之前,我去北上广深走了一圈儿,觉得还是最喜欢深圳。等过几年父母退休了去南方养老,和我距离也近,彼此依然有照应。”
我很确定,这个问题,我回答了绝不少于100遍。但是每次回答,都初心不改。
前几天,我的好朋友文叨叨从北京初次来深圳,我带她领略鹏城风貌。晚上10点多的莲花山上,我俩站在深圳的中轴线上俯瞰整座城市,她觉得深圳果然不错,对此次“地陪服务”相当满意,并建议我写篇文。
也对,既然很多人问深圳是个怎样的城市,不妨趁来深4年之际,静下心来,捋一捋这座城如何深深吸引着我。
多元包容——不担心无法融入
深圳给我的初体验——来自五湖四海的多元文化冲击
据我观察,来深工作者中,来自广东、江西、湖南、湖北这四个省份的占比最大,京津冀和江浙沪的较少。大学毕业前,我接触的大多都是北方人,我的思维方式是纯北方的,完全不知道南方人的风俗习惯是怎样。
所以当我在深圳结交的第一个朋友是来自广东的客家妹子,觉得还挺神奇。她和家人说着我完全听不懂一个字的客家话,转过头就可以和我用标准的普通话无所不谈。因为从小生活在广东,又看港台剧,所以粤语流利。我说你们实在令人羡慕,客家话粤语普通话和英语,不费吹灰之力掌握4门语言。
有人说南方沿海发达地区的人在思路上领先我们内陆三四线城市50年,的确,广东人聪明,讲原则,注重界限分寸,在一开始与他们彬彬有礼的接触中,我也在打破思维局限,学习他们的厉害之处。
我问过几个朋友,你最认可深圳的什么特点,答案很一致——城市的包容。
有个做外贸的朋友跟我讲过,有一次他们台北总公司的领导打电话给广州分公司,接电话的同事直接用粤语接听,后来被当做一个典型事件讨论,要知道他们是服务行业,要用大家都听得懂的语言进行沟通才合理。的确,在广州,去饭店吃饭,有时服务员听到你讲普通话还会对你讲粤语,客人觉得被冒犯。
在深圳我便没有这样的顾虑,虽然到处充斥着蹩脚又有趣的广普(广东普通话),但没有谁高人一等,没有人“欺负”你是外地人,因为这里基本都是外地人。在一节地铁车厢,你可以听见全国各地的方言。
我见到过城中村里穿大裤衩和拖鞋上了几百万跑车的阔少,我见到过衣着光鲜、但深夜背着行囊蹲在路边低着头的姑娘,他们都是这个城市的元素。深圳有1200万常驻人口,那这里便有1200万个故事。
“来了就是深圳人”是这座城的口号,一个有活力的城市,一定是多元的,而伴随着多元的包容,实属可贵。
自然环境——舒服得不像大城市
来深圳前,就听说这里依山傍海,是一个风水绝佳的城市。
20多年来我都生活在一个一马平川的内陆城市,现在在一个现代化的都市,除了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还有山和海,这让我感到神奇。
周末驱车1小时到盐田冲浪、吃海鲜,是深圳人的日常。
夜爬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市区里的山,晚上10点多散步的人大有人在。
深圳什么多?公园特别多。我从没见过哪个大城市可以像深圳这样有这么多的公园,环境优美的大公园不胜枚举,每个社区还都有足够附近居民散步遛娃的小公园。
四年了,每年春天,百花盛开之时,仍会感动于这个花园城市的美丽。
地处大陆最南端,夏季的高温和多雨的确让很多人发怵。4年经验告诉我:
夜间温度26,27,28这三个数字,白天温度32,33,34这三个数字,深圳的夏天气温90%以上是这几个数字的排列组合,我几乎没有在天气预报上看到过35°C的字样,深圳绝非热得难忍。
至于多雨,除了台风天,深圳的雨下的迅速而痛快;空气潮湿,让习惯干燥的北方人大吐苦水,我个人倒是很适应。
年初有篇热文《帝都白领移居深圳指南》就提到有些年轻人因为北京冬季恶劣的空气质量而迁移至深圳。的确,有人在朋友圈晒房晒车晒娃,我们晒奢侈的“深圳蓝”,2016中国空气质量最好的10大城市排名中,深圳位居第7名。
感谢深圳让我可以大口呼吸,诗意栖居。
地理位置——方便得要犯选择困难症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完善的地铁、高铁、高速公路、船运让深圳人的活动半径向外大大地延伸。其中最重要的两大福利:交通和购物。
可以说,在深圳,你的世界一下子变大了——毗邻港澳台,坐拥东南亚。从深圳出发,1小时到香港机场,你的旅行选择简直不要太多!
特价机票时时有,护照在手说走就走。要知道,我过年回老家的机票要丧心病狂的全价2600元,而且是单程,足够我往返泰国2个来回。
另一大福利自然是购物,深圳人习惯周末去香港Shopping,无论是母婴用品、食品,还是护肤品、电子产品,不得不承认,那里有更优惠的价格、更齐全的品牌、更有保障的品质。
人文氛围——让你不自觉进步
深圳有着全国最好的读书氛围,上次晚上8点多带爸妈去深圳书城,老爸说开什么玩笑,8点多书城还营业吗?老家的新华书店可是四五点钟就准备关门了的,人也不多。但是当他看到书城晚上10点半才关门,而且里面站满了看书的成年人与青少年,大为感动,感慨这果然是不折不扣的书香城市。
毋庸置疑,深圳必定是中国文明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来过就会感受到。
作为一个新手司机,爸妈总是会在电话那头千叮咛万嘱咐,不过都表示还好深圳人开车整体守规矩,而且有着全国最严厉的交规,所以也不会特别担心。
这里年轻人居多,所以整个城市要按照年轻人的节奏来。晚上十一二点,先别急着回家睡觉,出来小酌撸串砂锅粥,和你的伙伴来一场头脑风暴。
街头、车站,爱心志愿者随处可见,他人的帮助与关怀让人踏实和舒心。
钱多——只要你够勤快
深圳应该是一线城市中对外地人最友好的地方了吧。满足一系列政府要求,入深户并不难。我当年就是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直接落户深圳,享受深户的福利与便捷。符合条件的还可享受租房补贴,务实高效是当地政府的画风。
高科技是这座城市的标签,无论是互联网企业还是实业,科技都赋予了它们活力。金融业亦在崛起,自贸区正在积极尝试,互联网的风暴席卷深圳的每一个角落,深圳的工作机会并不少,我认识来自各行各业的小伙伴,他们有着不同的背景和起点,但无一例外的勤奋,并且追求事业的多样性。
朋友和我有一个共识:深圳是个认可你个人努力的城市,只要你够勤快,脑子好使,奋斗个几年一般都还混得不错。
如果说北上广不相信眼泪,那深圳不相信偷懒。
一丢丢不完美——这里的确很贵
诚然,这个城市还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高水平教育和医疗资源的稀缺,和省会广州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曾经的小渔村摇身一变成为大都市被诟病没有历史文化的积淀和韵味。
这个城市的高房价也吓退了一群想要在这里立足的年轻人,怕青春不再也不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娶不了心爱的姑娘。
我刚来深圳时租的房子要3万一平,家人问我要不要考虑买这里,我的原话是:“这破房子要3万?我傻吧?才不要”
然后它现在已经8万一平了,嗯,我的确是傻。
房子可以是租来的,可生活不是,重要的是你每天清晨离开、夜里回到住处时的心情吧。
如果房价压弯了你的背,深思熟虑后的离开是一种选择,谁说离开不需要勇气?如果你愿意给自己机会,勇敢地留下,这里有很多同路人。
在我看来,没有完美的城市,只有在不完美的城市去开创美好生活的人。
我老爸对我说:这城市很好,说它不好可能是你混的不好。
貌似我还是个挺倔强和傲娇的人,当年我决绝了老家分配管理岗位工作的名额,然后投简历的无一例外都是深圳的企业,从没有给过自己一丝退路。
我过的一定就比回老家要好吗?其实未必。回老家,我可能早已组建了幸福美满的小家庭,亲友都在身边,作息健康不熬夜。但此刻,我却望着枕头上掉的头发,一个人操心着明天的房贷和接下来的各种个人计划。
但你要问我后悔吗?答案当然是不。
曾经有朋友对我说:“你的父母理念偏保守,对你约束多,但你不觉得,他们松口同意让你一个女孩子去到3000多公里外的城市独自打拼,就是最大的开明和给你的自由了吗?”说的真好。
我是个闲不住的人,虽然工作和住处都在南山区,但我喜欢丈量整个深圳。
喜欢一个人漫步在幽静文艺的华侨城创意园,喜欢带外地朋友去欢乐海岸和海上世界大快朵颐,喜欢周末热闹的市民广场,喜欢可以在市区看到海的红树林和深圳湾公园......
深圳的节奏并没有我想象的那样快,它给了人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和玩味,享受这个城市的碧海蓝天吧,当你整日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恐怕你已经失去生活本身了。
4年究竟是长还是短?
4年不长,它或许只是我们大好人生的二十分之一。
4年不短,它足够一个年轻人读完大学本科,完成独立人格和世界观的养成。
深圳这座城究竟是大还是小?
它很小,小到有一次我在文章中配上了一幅我在某天桥上俯拍的街景,居然有读者认出,他就在我隔壁公司,并且住在我楼后。
它很大,大到有些我们以为一定会再见的人,就真的再没见过。
扎根深圳后的最近两年,我又有机会去到北上广,它们也是我喜欢的地方。
我喜欢北京的厚重,北方式豪爽让我倍感亲切;
我喜欢上海的腔调,流连忘返于街边法国梧桐;
我喜欢广州的闲适,小蛮腰和老街坊微妙共存;
然而每次返深,都会深呼吸,心里对自己说一声:嘿,又回来,真好。
所以当有人问我独在异乡是什么滋味,我会借用很喜欢苏轼的一首词《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来回答: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以上粗浅的体会来自一个深漂4年的东北姑娘,如果你也有来深圳发展的打算,或是有一些疑问,欢迎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