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习惯了用手机微信沟通交流,在朋友圈展示自己的日常生活、喜怒哀乐。
大家也逐渐习惯了从朋友圈去认识一个人、评价一个人。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知你有没有发现,身边的一些人,渐渐消失在了朋友圈……
生活好不好,朋友圈“不一定”知道
记得之前,在一次高中同学聚会上,大家忽然讨论起了以前班上一个很优秀的女生。
恰好她那天有事没来,于是有人提议翻翻她的朋友圈看看她的现状。
几个人先后点进她的朋友圈,都发现里面的内容定格在了3年前。
一个同学悻悻地说:“大概是因为现在混得不好,没脸面发朋友圈吧……”
聚会结束后,我偶然联系到了她,便问:“你最近过得怎么样啊,为什么我们都看不到你的朋友圈了?”
她马上回到:“你们看不到,其实是因为我根本不发朋友圈呀!”
原来,她在国外顺利读完研究生后回国工作,之后又遇到了自己的另一半。
现在,她正一边忙着工作职位的晋升,一边筹备婚礼。虽然朋友圈里一片空白,实则小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一个人生活的好与不好,其实并不是朋友圈里的一条状态就能反映出来的。
同样的,一个人生活幸不幸福,也并不是9张精修图片就能判定的。
之前看过这样一条新闻。
有一位95后的女孩,朋友圈里全都是令人羡慕的美美的照片。
精致的英式早餐、昂贵的化妆品、北欧风梳妆台……这种令人羡慕的完美生活让她获得了无数个赞。
然而在这一份精致的背后,却是赤裸裸的现实。
原来,女生斥巨资从网上买了许多拍照道具:大理石背景纸、干花、咖啡豆、英文桌布、火烈鸟、盆栽......
把这些道具铺在凌乱不堪的床上、书桌上,便制造出了“品质生活”的假象。
所谓的完美生活,只不过是在凌乱宿舍里的一场“秀”。
所以说,在朋友圈里叱咤风云的人,生活未必有那么精彩;在朋友圈销声匿迹的人,生活也未必有那么糟糕。
你的感情,别人未必能懂
在综艺节目《朋友请听好》中,易烊千玺曾曝光了自己的朋友圈。
令人惊讶的是,他给自己的朋友圈设置了三天可见,还在高考那段时间把之前的朋友圈都删除了。
聊天中,谢娜偶然提起了易烊千玺不太发爱朋友圈的事,易烊千玺坦言:
“我的朋友圈就只发风景,看到好看的好玩的也会分享。但我从来不会抒发自己的情绪。”
这句话引起了何炅老师的共鸣,他也说,自己已经不敢在朋友圈泄露情绪了。
从前,无论是喜悦还是悲伤,我们都喜欢在朋友圈里大肆宣泄一番。
但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身份逐渐增加,朋友圈里的人员日渐复杂,除了亲人、同学之外,还有同事、领导、客户,以及很多有过几面之缘却不那么熟的“朋友”。
经常是遇到什么事情,刚想要发一条朋友圈分享或者吐槽,想到朋友圈里有那么多人都会看到,就又默默地删除了。
鲁迅曾在《而已集·小杂感》里写过,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有人说,成年人都在自己的朋友圈里,慢慢戒掉了情绪。
因为到了一定年纪,我们都会明白,很少有人真正在意你,也很少有人真的懂你。
公司发了奖金,你买了一个新的包包犒劳自己,开心地拍照发了朋友圈,结果却有人说你炫耀;
恋人准备了周年惊喜,你开心地在朋友圈晒出了合照,结果却有人说你秀恩爱;
亲人过世了,你深夜失眠,在朋友圈发了一些感伤的文字,结果却有人说你矫情……
记得演员沙溢曾在一期综艺节目中忧伤地说道:
“有一天晚上我翻看手机,发现除了我儿子给我发的信息,没有任何人给我发信息。
以前总以为自己很重要,其实,每个人在别人心中都没有那么重要。”
与其把自己的悲伤暴露出来,等待别人安慰,不如自己慢慢消化,慢慢疗愈。
因为,只有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己才是真正的主角。
朋友圈里的人生,不是真正的人生
朋友圈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像是一个展示生活的舞台,谁都不想在舞台上表现得太差,于是大家发每一条内容的时候都要精心修饰,哪怕真实生活一团乱麻,朋友圈里也一定要是岁月静好。
殊不知这样粉饰太平,对自己的生活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意义。
曾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名来自澳大利亚的18岁网红女孩发了一个视频,并在视频中表示,她决定要退出社交媒体。
这个女孩名叫O`Neil,从高中开始,她已经凭借自己发的美图在网络上拥有了无数粉丝。
社交软件里的她颜值超高,身材完美,过着让所有人都羡慕的生活:每天四处旅行,和朋友购物,享受美食,住豪华的公寓……
一直到18岁,她在网上越来越出名,Instagram上已经有了50万多粉丝,YouTube上关注她的人也超过了 25 万。
但她在视频中却说,这一切都是虚假的:
“你们会喜欢这张照片,是因为我化了妆,卷了头发,烫了衣服,戴上了难受的大项链……来来回回拍了 50 多遍才找到一张稍微满意点的照片,然后修了半天图,直到觉得你们会喜欢为止……”
“为了一张自拍,我需要在镜头前摆弄好几个小时,然后再用不同的 app 修图……”
“我们在社交媒体上尽力展示我们最完美的一面,但为了维持这种虚假的完美,需要付出成千上万倍的辛苦。”
她还说:
“我一直都沉浸在别人对我的看法里,我总觉得有多少人点赞,就有多少人爱我。
社交媒体上的我在无意间成了我唯一的身份,我现在都不知道,如果没有社交媒体,我是谁了。”
所以,她决定停止自己的YouTube频道更新,删除了Ins上2000多张照片,告别这虚假的完美,回到自己真实的生活中。
就像蔡康永曾在一个访谈里说到的那样:
“我们看一下自己的朋友圈就知道,为了要营造给别人看的橱窗,我们压抑了多少自己。”
在去年的社交网络行业报告里有这样一个结论:“30.5%的用户,发原创内容朋友圈的频率都降低了。”
也就是说,身边越来越多的人,都不再常常发朋友圈了。
其实,那是因为大家都认清了一个现实:“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在知乎上看到过这样一个问题:“不太爱发朋友圈的人,到底是怎样的一种人?”
有人答:“他一定过得很好,因为他想要分享的人大概就在身边。”
也有人答:“他一定很成熟,因为他独自消化了所有的情绪。”
蔡康永也在访谈中被问到了同样的问题,他回答:
“我宁愿相信,他们把大部分心力拿去对付真实的生活,我会恭喜他们找到了生活的重心。”
人性最大的一个弱点就是,太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其实,人活一生,只要认真做自己就好,不必过多伪装,更不必生活在别人的目光里。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明白,朋友圈本就是个人空间,发与不发都是自由。
分享是一种乐趣,但我们也拥有保持沉默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