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仓道(原创理念)
如果一位身心健康的人,活到了一定的岁数;如果他有丰富的阅历和回顾思考;如果他产生了一定的理念;如果他要沿着这理念追索下去……
那么,他应该再次面临着选择,这种选择不是事业的、职业利益的、现实的选择,而是生命理念的选择;是唯心概念的,却又是超越这一概念的选择。于是,他需要重整理念思路,或许,他对于传统现实主义的理念,便加以怀疑了。
他不知道自己还能清醒多少年,生活多少年;不知道他的精神理念处于怎样的时空境界,如同天机不可泄露,没人能够告诉他,或者,他也不相信别人的告诉,他必亲自经历内心的体验和感悟。
但是然而,时常在回忆走心的他;利益之外精神追索中的他,必产生了很多孤寂的禅思……
假如另一个世界不存在,人不过今生此世也就罢了,但是,如果另一个世界,科学而又真实得存在呢?正如现代前沿科学家们所探寻的世界,继或人的灵命而不是身体,能够跨越无数的时空,并非我们一贯认为的呢?难道我们的生活理念是由强者虚构的?我们一直活在虚妄之中——这太可怕,也太可怜了!
我们不能只认那看见摸得着的,而不在乎那看不见;摸不着的未知世界。须知宇宙之繁,浩如烟海,它们确实存在。我们对于开放的宇宙世界,认知范围太小太可怜了。虽然,我们人类目前不能证明未知世界,却也不能证明它们的不存在。科学的发展正是在创新的理念之下,探索并证明那未知的世界,为人类谋幸福。
如果一位六十多岁的人,选择追索那未知的,那么他必常常陷入回忆总结中,在深秘的禅思中与原子交流,同量子对话,通过有形的,找出那无形的,从偶然中发现必然,从已知的感悟那未知的。
那么对他而言,现实的,物质的利益就会离他而去,那儿女情长也渐行渐远,他就会变的更加孤独自私,成了一个隐秘孤僻,严重私心的修行者,正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了。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古话,原本就是对于不爱利益,专攻修心的人说的,这种人的私心是正能量,而后来的人歪曲了这句话的真谛,把这句话恶俗化了。
依我看,人到晚年,就是在孤独中的理念中探寻;在静默的禅境中,感受信仰世界的灵动丰富;在思想的旅行中,见微知著,探幽那末知世界的奥妙;在清静的心态下,过那美妙爱好的生活。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