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手机看得,人变得迟钝麻木,不知其可。就想静下心来看看书,写写字。可是没静几分钟,手机上来消息的震动声音,像勾魂似的,不由得又把手伸向手机。这样惶惶度日、没有灵魂的状态,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一月两月了。记不清是从啥时候开始变成这样的。想想真是后怕。
晚上得空,陪孩子做作业。孩子对我说,他感觉现在的多媒体太费眼睛了,他们每天至少五六节课都在看白板。有一次,他感觉眼睛受不了,向窗外看了一眼,耳边就响起一个声音“二百五,往哪里看!……”听到这儿,我笑了,孩子看我笑了,他羞得想哭,听我解释后,才慢慢平静了。
想想也是。难怪老师愤怒!东张西望、走神,是上课的大忌。一天五六节课的白板教学,肯定是学校要求,老师执行,严肃认真,不敢懈怠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肯定没有什么过错。况且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率,优越性突出。各个学科、各个层面的学校、每个执教者都力图创新使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实现课堂高效化。现已普及,成为常态。要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在多数情况下,老师要精心设计制作课件。制作课件,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这不仅需要耗费老师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查阅资料,研读教材,备好课,还得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学会制作课件必备的软件操作技能,熟练各种媒体的整合应用。一节课的课件,从搜集素材,到插入图片文字,信息整合,动画设置,再到放映设置,至少需要一两个小时的功夫,如果哪一个环节出现小小纰漏,都得重新修改,所费时间会更长。虽然当前,网络资源共享,一部分优质资源可以为我所用,但由于时空不同,学生不同,多数来自网络的东西还都得修改。可以说,多媒体教学手段高效的背后,倾注了广大教师大量的心血。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出现,是时代的选择。实际上,好多年前,我们这里的教师已进行全员培训,达到使用多媒体的技能,每个学校都达到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每个教室几乎都有白板和一体机。为了与时俱进,提倡堂堂用。尤其是上级听课检查,会特别强调运用多媒体。
那直观呈现的知识,在清炫的屏幕上,直入学生眼际脑海,印象深刻。符合人的认知特点,从形象的具体到逻辑的抽象,深入浅出,明确简单。深受教者和学生欢迎。
有一个辩证的观点,“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这句话,在科技发展史上,屡试不爽。今天,用在这里,似乎也很恰切。每一天,每节课都是白板教学,就像一个人长时间持续望一个高亮的地方,视觉疲劳也是难免的,难怪孩子走神。
孩子眼睛,在家被电视、学习机、手机俘获,在学校又长时间注视白板。无异于我们成天关注手机!小时候,经常听老师说,二十一世纪,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现在想想,不无道理。我们被来自于各种电子产品的信息所掩埋,每天铺天盖地的信息,让人目不暇接。我们的眼球,只要盯住屏幕不放,就会不断地有吸引我们的信息,向我们涌来。
我们在使用着这些电子产品,我们利用它们学习、娱乐、联通……可是,我们同时也被这些东西无形的占领,我们消费了时间、精力、精神。不知不觉中,它们已无孔不入的占领了我们的生活。它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便捷、快速,同时“速食”式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也让我们变得浮躁、忙碌、焦灼。
一切存在皆合理。世间事物,单独来看,都没有问题,问题是有些事物相遇深浅难测,后果难控。可叹世事,迷途难返,迷津难破。不知道自己,还有自己的孩子将会变成什么样子,估计是想不清楚了。唯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什么事情都需要适度、要恰到好处!哎!谈何容易!矛盾的教育,焦虑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