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接触到这本书的时候是因为当时急需学习时间管理方面相关的内容,而看到过的许多文章中都提到了这本书,让我一度以为这是本讲述时间管理方法的“方法书”,想着以后再买,先把学到的这些方法实验着执行试试。
而且,许多文章中对这本书的方法提炼大多是:记下所花费的时间的起止,然后计算,找到自己每天的时间花在了何处。大抵如此。所以,只是读了几篇文章的我就误以为得到了其中的精华之处,也没有买书,就一个人在时间越发不够的紧迫感中摸索了许久,好在现在慢慢掌握和时间和平相处的方法。
要读这本书也算是机缘巧合,是前段时间买书时,为了凑单才买下来的。之前在购物车里看到这本书时才意识到这本书是我一直打算买而未买的,于是下单。
之所以絮叨了这么多,是想说明:我在打开这本书之前对它的认知就是——这是本“方法论”的书,是“柳比歇夫”这个人的“自传”。
结果书到手后看到作者的位置上赫然写着“格拉宁”,让我疑心是不是买到假书了。翻开书读上那么几页才知道是我之前想当然了——这本书是柳比歇夫的传记,传记嘛,自然是别人写的。
可当我翻开书后,看到格拉宁写着“这是部叙事小说”,更是让我产生了一种极大的心理落差:说好的时间管理方法呢?
幸好,真正开始阅读时,到并不觉得这种叙述的方法让人有多么不适了,反而因为是小说的缘故,变得更为吸引人,让人想要一口气读完。这比那些只讲述方法,然后穿插几个短小事例的方法书更有趣。
不过,也因为体裁是小说的原因,需要自己进行相应的归纳总结才行。由于个人水平有限,只能先简单且粗略地说说书中提到的柳比歇夫管理时间的方法了。
1.纯时间和毛时间
柳比歇夫把时间分成“纯时间”和“毛时间”,分别是指:单纯做这件事的时间和在这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比如读书中途需要解答孩子的问题时,那么除去解答的时间,就是“纯时间”,而所有的时间则是“毛时间”。柳比歇夫只记录“纯时间”。
这也说明,做一件事情需要专注。尽管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的注意力都被手机夺走:只是为了看个时间,结果刷了半个小时微博。也就是说,为了管理时间,先要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2.记录、归纳、分析
然后就是我之前就了解到的,记录时间的起止。并以天、周、月、年、五年为单位,定期进行时间的归纳和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再制定接下来的计划。
比如,通过记录,柳比歇夫知道一天中什么时候自己头脑最清楚,最适合做数学;一个小时能看一本书的多少页;进行数据的归纳和总结需要多长时间等。如果当时的计划没有完成,或是效率特别低,也要找出原因。比如他某个季度效率特别低,回到时间记录上看看,原来是他孩子生病了。
总之,记录纯时间的花费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后期的归纳和分析。
格拉宁在出版这本书后,有读者向他来信表示:像柳比歇夫这样五十六年如一日地记录时间实在是太可怕了,简直就是个机器人。
格拉宁却并没有否定读者中的这种看法,反而宽容地表示,像柳比歇夫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在年轻的时候立下了一个宏伟的人生目标,这让他为了实现那个目标可以使用一切方法。而对于大部分没有什么宏伟目标的只是想平凡安稳度过一生的人来说,这种多年如一日地记录时间的方法确实是强人所难了。
想想确实如此。我当初是因为有场重要的考试迫在眉睫,加上各种琐事,才开始寻找管理时间的方法的。按照记录时间起止的方法(当时并未进行归纳和分析),只记录几天就记录不下去了。——知道刷手机浪费时间,怎么好意思记录这种浪费呢?
不过,这种记录的方法对于暂时需要时间的人来说还是挺有用的。因为在我知道时间不够的主要原因是刷手机后,就尽可能地不把手机放在身上,慢慢拥有了大量的时间。而且我从记录中找到了原因,也算是在分析了。
所以说,特别是在现在这个紧张快节奏的时代,柳比歇夫的方法还是可以用用的:记录,归纳,分析。当然,首先要集中注意力。
这本书,对目前的我而言,可以直接拿来用的部分就是这么多。但实际上,读这本书的时候,格拉宁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也是很有意思的。而且,可能因为是叙事小说的体裁,书中对于柳比歇夫一生的讲述,让人不由得对这位学者生出一种敬意,有种受到伟人精神洗礼的感觉。
书很薄,大概一个下午就能读完。不过读完整本书时,我觉得就好像无意中得到了一个小藏宝图,在藏宝地时,虽然对门口不起眼的珠宝感到失望,但越是走到深处,看到的宝藏越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