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焦经济发展“第一要务”,统一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行动。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期间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聚焦到当前组织工作的重点任务和中心工作上来。要做好“重学习”的表率。严格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党课等具体制度,更好发挥“关键少数”示范作用,引导部机关党员干部争当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用好用活党性教育“红色阵地”,充分发挥干部培训学院、“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作用,丰富学习载体,注重学习成效,推动学习常态化、制度化。要做好“重实践”的表率。增强履职本领,自觉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组织工作,围绕提升服务大局能力、守正创新能力、知人善任能力等,分层分类开展教育培训。坚持理论和实践的良性互动,运用好“四下基层”工作方法,聚焦组织工作亟待破解的重点难点问题,以问题导向开展调查研究,努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做出精品、创出特色。要做好“重作风”的表率。坚持从严治部、从严律己,充分挖掘利用余家桥烈士陵园、中共宁夏工委旧址红色教育现场、大坝镇农村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基地等资源,经常开展红色教育和廉政警示,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持续加强理论武装、锤炼过硬作风的强大动力。
二、聚焦经济发展“第一实际”,锻造堪当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重任的过硬队伍。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要着眼事业长远发展,科学配置干部资源,持续激发队伍活力,确保各级干部在推动发展中扛得起重活、打得了硬仗、破得了难题。要对标事业所需优班子。利用好一线考察、谈话调研、无任用推荐等方式,在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任务中精准识别干部,多角度了解干部。以事找人、依事选人,大力选用实绩优、口碑好的干部。坚持全市“一盘棋”,加大干部、职数资源统筹力度,健全干部交流机制,以干部资源的交流循环,推动班子功能结构优化升级。要对标发展所需强本领。聚焦干部梯队功能建设,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乡村振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健全完善年轻干部培养储备常态化机制,搭建“上荐下挂”实践平台,补齐干部能力短板,持续推动干部“蓄水池”扩容更新。要对标担当所需增动能。健全完善干部“能上能下”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贯彻执行重大决策部署、推进重要工作的监督力度,运用好提醒函询诫勉等措施,及时发现并纠正偏差,将严管厚爱落实到底。
三、聚焦经济发展“第一战场”,筑牢服务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斗堡垒。
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必须坚持抓基层、强基础,着力加强各领域党建工作,为建设现代化青铜峡筑牢基石。着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提质增效工程,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高质量完成村“两委”换届工作,选优配强“两委”班子和村党组织书记。完善联农带农机制,通过发展长效产业、挖掘特色产业等方式,促进村集体增收和村民致富,实现党建与产业双融互促、双推共赢。着力抓党建促基层治理,用好“微网格治理”、党员“双报到双服务”、社区“合伙人”等经验做法,织密网格体系,建立基层权责、基层赋能“两张清单”,深化红色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构建一贯到底的治理体系、一体高效的运行体系、一事通办的服务体系、一线聚集的队伍体系,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着力抓党建引领非公企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兴领域“两个覆盖”攻坚行动,坚持有形覆盖、有效覆盖同向发力,督促社工部、各党(工)委要深入细致开展摸底排查,推动党组织应建尽建。同时,要着力加强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教育监督管理,激励引导广大党员在推进改革发展、加强社会治理中,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聚焦经济发展“第一资源”,建强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
深刻领会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履行人才工作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加大人才引育力度,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要优化政策打造强磁场。深化市级领导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和“人才信息快报”制度,推行“办好一件事”工作计划,全面落实节庆假日慰问、免费体检疗养、人才公寓住房保障、兑现补助资金等人才系列礼遇政策,为人才提供更多元的生活服务场景,让人人爱才、人人敬才蔚然成风,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要引培并举增强源动力。聚焦教育、医疗、农业、工业等重点领域,纵深推进柔性引才“五个一百”工程,巩固深化区内外高等院校人才合作交流,办好“校园行”“招聘会”“家乡行”等活动,鼓励企事业单位引进人才。用好用活“师带徒”、中青年人才外出研修计划和青年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推动人才培育见实见效。要产才融合提升集聚度。扎实推进产才融合“双优计划”,加快制定《关于推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优质人才载体平台实施方案》,推动形成“一产业一链长、一产业一智库、一产业一平台”格局。充分发挥国家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人才工作室、科技小院等平台“辐射”作用,广泛链接双创资源,实现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