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陈思和先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名篇15讲》,深有所感,特此分享这篇文章,希望对有需要的朋友有帮助。
1980现代研究现代文学的学者基本都是从系统的阅读一个作家的作品开始起步,也就是后来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和“重写文学史”的一代学者都是在大量阅读文学作品以后才提倡宏观研究的。但是在1985年以后,学术界对于文学史的理论研究逐渐取代具体文学作品本身。
这个现象的坏处是,很多研究生考生对于一些流行的学术话术和读物都很熟悉,但他们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量很少,并且也不具备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很多考生认为在做学问之前就要先搭建其一个理论框架,然后再把符合理论框架的东西往里面填充,但是在我看来,如果学习文学史,没有阅读大量的作品,对文学作品不能做到如数家珍,融会贯通,那么所谓的文学史的理论体系都是别人的。与你无关,你也不会产生真正的独到见解和自己的学术观点。
构成文学史的基本元素就是文学作品。在对于文学作品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你才会有好奇心去关注这些作品是怎么诞生的,先读才能了解,了解才能欣赏,欣赏才会好奇。好奇才能驱动你去探寻更深层次的东西。作家是在什么样的情形下创作出来的,作家的生活经验和文学创作之间是什么关系,于是才进入到文学史学习的第二个层面:对于文学史的掌握。
文学史的知识包括文学思潮流派的发生原因和经过,包括作家的生活环境和命运遭遇,也包括文学与外部社会的各种关系,诸如出版、市场、经济和各种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关系。但是所有的这些因素都是为了文学作品的解读和传播服务的,离开了文学作品的审美意义,所有的文学知识都是文学的外部因素。它只能说明外部世界碎玉对于这个作品的评价怎么样,而不能说明文学作品本身的审美意义怎么样。
在充分掌握了文学史知识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进一步感受到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独有的特征,即它的并不长远的历史过程本身体现了知识分子对于人文精神的寻思。
20 世纪中国文学在世界格局观照下并不能说已经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但它是活的文学、有血有肉的文学,这意味着文学创作中体现和包容了知识分子的巨大的精神探求动力。这是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的精神传统,或许我们正是其中的一员。如果我们能够在这个意义上学习现代文学,那它就直接关联到我们的人生道路和行为模式。但是,即使在这样一种比较崇高的目标之下,我们借助了现代文学来完成,同样是从审美出发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人性力量普遍缺失的环境下,拜金主义、追名逐利思想盛行,人心王枯就仿佛土壞的王枯,它无法再生出新鲜活没的生命意义。方了寻求精神甘泉,有许多人走宗教的道路,这也是人们精神不死的证明之一,但我更相信人文精神的力量,我相信人依靠理性和美好的感情,可以维护自己的尊严和自信。在中国这样一个宗教传统薄弱的国度里,坚持和弘扬人文精神是凝聚民族信心的主要力量,而对美的感受和美的创造是人文精神的基础部分。我想阅读文学作品也是一种审美的训练,训练读者对文学语言和文学美感的感受能力和把握能力,进而洞见人性的丰富,使自己的内心世界也丰富滋润起来。
我常常以胡风为代表的七月派创作为例来说明这个过程。第一个层次需要我们认真细读文学作品,从诗歌里领悟诗人们的美好感情,第二个层次需要我们掌握有关七月派诗人的遭遇和整个胡风事件的来龙去脉,而第三个层次,我们将学习和讨论中国知识分子面对种种特定环境的精神反应以及他们自觉的使命、追求和他们所遭受的灾难的教训。然而,对胡风事件的三个层面的理解,都是从对七月派创作的美好的感性认识开始的,只有在审美上认同诗人们的创作价值,才能提出质疑:创作了这么美好的作品的人们为什么会遭受如此残酷的灾难?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一切都是从阅读作品开始的,如果离开了第一个层面的感性认识,整个理解都会出现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