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文人本色【495】2023-10-12(2)
曾国藩以立言立德立功三不朽为晚清最后一代大儒,被后世尊称半圣。虽然曾氏是湘军的创建者,特别是湘军剿灭太平军,其扎硬营打笨仗为军事家们推崇,但是曾氏本人从未以军中行家自居,也从未专门发表军战思想。曾氏对其子纪泽说:“行军非余所长,兵贵奇而余太平,兵贵诈而余太直。”认为自己不是用兵高手。曾氏本性即拙又诚,且喜文好字,在被授创办湖南团练帮办之前,从未涉足军武,即使武功显著之后,仍然希望儿孙不要从军做官:“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尔等长大以后切不可涉历兵间,此事难于见功,易于造孽,尤易于贻万世口实。余久处行间,日日如坐针毡。”
今人到荷叶塘参观曾国藩故居,这个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湘中山民从未见过京城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曾氏大屋被曾老九按照北京四合院结构仿建,据说计划规模大于现在大屋,实在过于气派,彭玉麟专访辞官归乡的曾国荃,密谈一番,屋削三尺。如今曾氏大门悬挂着“一等毅勇侯”,曾氏生前官拜武英殿大学士,身后谥号文正。无论是文还是武,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哪怕荣耀到极点,曾氏一而再再而三告诫儿子,勿入军政两界,只希望家族后世子弟做“读书明理之人”。
曾国藩自幼随教私塾的父亲读书,在考取功名之后,未曾高枕无忧,而是继续自学苦读,寻遍京城拜访名师,终成一代理学大师。曾氏不仅仅自己学,而且将四位弟弟读书纳入帮教之中,其中三位弟弟都曾被带到京城亲自点教。即使弟弟们后来回湘,远在京城的曾国藩也时常书信往来,读书清单,批改诗文,点评名师。与弟弟们亲密无间,既是兄长又是老师,授之以文,传之以亲。弟弟曾国华战死三河尸首全无、曾国葆病逝金陵军营之中,曾国藩挽曾国华联:归去来兮,夜月楼台花萼影;行不得也,楚天风雨鹧鸪声。挽曾国葆联:大地干戈十二年,举室效愚忠,自称家国报恩子;诸兄离散三千里,音书寄涕泪,同哭天涯急难人。两位弟弟因战而死,曾氏如何都不会眷念打仗的环境和氛围。战事一罢,曾氏立刻投身于两部亲选诗文教本,为此付出多年心血。
曾国藩二个儿子早年都是带在身边悉心教读,大儿子纪泽学贯中西,工于诗文,书法篆刻也是一流,善绘山水,尤精绘狮子。著有《佩文韵来古编》《说文重文本部考》《群经说》等,后人辑为《曾惠敏公全集》。左宗棠平定西北,助力左公收复新疆,成为清朝著名外交家。二儿子纪鸿在曾氏去世后荫赏举人,充兵部武选司郎官。但他不热衷于仕途而酷爱数学,通天文地理、尤爱钻研数学。著有《对数评解》、《圆率考真图解》、《粟布演草》等数学专著传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数学家。